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懷舊電影館 老厝如戲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佟振國/埔里報導〕埔里鎮桃米里山區最近出現一座「懷舊電影新樂園」(見圖,記者佟振國攝 ),屋主陳南耀特別以多年來蒐集數萬件的老電影海報、看板與明星劇照布置磚瓦古厝,置身其中宛如走進時光隧道,年輕人看了彷彿發現新大陸處處新鮮,老一輩民眾則是回味無窮,感動萬分。

創造埔里新樂園

陳南耀今年54歲,是埔里鎮的資深電影人,曾在知名的國際聯邦電影公司與國聯電影公司服務,與大導演李翰祥、胡金銓等人交好,學習電影藝術,50歲退休後返回家鄉,並拿出與電影相關的數萬件收藏,成立「懷舊電影新樂園」。

通往樂園的羊腸小徑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木製售票亭,上面貼滿了電影海報,還有「龍門客棧」的電影看板迎賓,兩側竹林則是「盲劍客」穿梭其間,還沒抵達目的地已讓人覺得處處驚喜。

陳南耀指出,從小就喜歡電影藝術,藉由從事電影相關工作之便,積極蒐集電影或歌舞團的海報、看板、唱片與明星劇照,早期的日語、台語、國語電影及洋片,包羅萬象,像是「七仙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盲劍客」、「蕭十一郎」、「西廂記」、「日本寶塚歌劇團」、「影武者」、「亂世佳人」等,這裡都能找到。

陳南耀也利用自己的珍藏布置磚瓦古厝,設置「懷舊電影藝術館」、「懷舊老電影」等主題區,讓古厝更有傳統風味,他還珍藏一台手搖式電唱機,只要動手就能轉動唱機,讓老唱片還有用武之地,年輕人來到這裡覺得處處新鮮,老一輩則是彷彿回到從前的黃金年代,回味無窮。

陳南耀 才藝跟收藏一樣精采

記者佟振國/專訪

「從小個性就悲觀,還好有電影,讓我的人生從黑白變彩色!」陳南耀熱愛電影藝術,從學畫電影看板到自製戲服、布景等電影相關工作都喜歡,他還能一次扮演20個電影角色,不論男、女都維妙維肖,(見圖,記者佟振國攝 )「百變藝術家」可說是當之無愧。

陳南耀8歲時和哥哥第一次到埔里的街上看電影「七仙女」,被電影的千變萬化深深吸引,當下立志從事電影藝術。首先吸引陳南耀的是電影海報與看板,經常駐足欣賞而忘了時間,國小5年級就開始學畫看板,國小畢業後正式到戲院當學徒,即展露深厚畫功,戲院老闆、看板師傅對他刮目相看,半年後就升格當師傅,不到幾年的時間,埔里全部7家戲院的看板都由他繪製。

服完兵役後,陳南耀決定北上進一步學習電影藝術,包括美工、布景、道具、服裝、燈光、攝影等,還前往巴黎、紐約等電影藝術重鎮見習,樂此不疲。

扎實的電影藝術訓練讓陳南耀渾身充滿「戲」胞,他一次扮演20個電影角色,男、女各10人,多才多藝與他的電影收藏品同樣有看頭。

電影海報 他當寶藏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家住宜蘭縣員山鄉的呂國誠,因過去在台北從事電影海報買賣,個人有多張珍貴的海報收藏,像是埃及豔后、似曾相識、往日情懷、死亡遊戲等多部知名經典電影的海報,而且不僅是國內所印製,還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版本,收藏相當豐富。

透過這些海報,也讓人意外發現,原來有許多國片都曾經在國外上映過,像是倩女幽魂、悲情城市、末代皇帝等,都曾遠征美國、英國甚至法國等國家。

呂國誠說,當年在台北開了一家電影海報館,經常會出國採買外國的海報,1993年他在法國某家電影海報印刷廠採購時,意外發現有「倩女幽魂三」的電影海報,他如獲至寶,買到印刷廠內僅存10張。

呂國誠說,各國的電影海報都有其特色,差異也相當大,美國是全球電影業的翹楚,在宣傳上絲毫不吝嗇,所印製的電影海報,都相當講究;法國地廣人稀,因此印製的海報特別大張;英國的海報大多印成橫式,約一般彩色月曆大小;比利時的電影海報最小,大約只有A3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