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怀旧电影馆 老厝如戏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佟振国/埔里报导〕埔里镇桃米里山区最近出现一座“怀旧电影新乐园”(见图,记者佟振国摄 ),屋主陈南耀特别以多年来搜集数万件的老电影海报、看板与明星剧照布置砖瓦古厝,置身其中宛如走进时光隧道,年轻人看了仿佛发现新大陆处处新鲜,老一辈民众则是回味无穷,感动万分。

创造埔里新乐园

陈南耀今年54岁,是埔里镇的资深电影人,曾在知名的国际联邦电影公司与国联电影公司服务,与大导演李翰祥、胡金铨等人交好,学习电影艺术,50岁退休后返回家乡,并拿出与电影相关的数万件收藏,成立“怀旧电影新乐园”。

通往乐园的羊肠小径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木制售票亭,上面贴满了电影海报,还有“龙门客栈”的电影看板迎宾,两侧竹林则是“盲剑客”穿梭其间,还没抵达目的地已让人觉得处处惊喜。

陈南耀指出,从小就喜欢电影艺术,藉由从事电影相关工作之便,积极搜集电影或歌舞团的海报、看板、唱片与明星剧照,早期的日语、台语、国语电影及洋片,包罗万象,像是“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盲剑客”、“萧十一郎”、“西厢记”、“日本宝塚歌剧团”、“影武者”、“乱世佳人”等,这里都能找到。

陈南耀也利用自己的珍藏布置砖瓦古厝,设置“怀旧电影艺术馆”、“怀旧老电影”等主题区,让古厝更有传统风味,他还珍藏一台手摇式电唱机,只要动手就能转动唱机,让老唱片还有用武之地,年轻人来到这里觉得处处新鲜,老一辈则是仿佛回到从前的黄金年代,回味无穷。

陈南耀 才艺跟收藏一样精彩

记者佟振国/专访

“从小个性就悲观,还好有电影,让我的人生从黑白变彩色!”陈南耀热爱电影艺术,从学画电影看板到自制戏服、布景等电影相关工作都喜欢,他还能一次扮演20个电影角色,不论男、女都维妙维肖,(见图,记者佟振国摄 )“百变艺术家”可说是当之无愧。

陈南耀8岁时和哥哥第一次到埔里的街上看电影“七仙女”,被电影的千变万化深深吸引,当下立志从事电影艺术。首先吸引陈南耀的是电影海报与看板,经常驻足欣赏而忘了时间,国小5年级就开始学画看板,国小毕业后正式到戏院当学徒,即展露深厚画功,戏院老板、看板师傅对他刮目相看,半年后就升格当师傅,不到几年的时间,埔里全部7家戏院的看板都由他绘制。

服完兵役后,陈南耀决定北上进一步学习电影艺术,包括美工、布景、道具、服装、灯光、摄影等,还前往巴黎、纽约等电影艺术重镇见习,乐此不疲。

扎实的电影艺术训练让陈南耀浑身充满“戏”胞,他一次扮演20个电影角色,男、女各10人,多才多艺与他的电影收藏品同样有看头。

电影海报 他当宝藏

〔记者胡健森/宜兰报导〕家住宜兰县员山乡的吕国诚,因过去在台北从事电影海报买卖,个人有多张珍贵的海报收藏,像是埃及艳后、似曾相识、往日情怀、死亡游戏等多部知名经典电影的海报,而且不仅是国内所印制,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版本,收藏相当丰富。

透过这些海报,也让人意外发现,原来有许多国片都曾经在国外上映过,像是倩女幽魂、悲情城市、末代皇帝等,都曾远征美国、英国甚至法国等国家。

吕国诚说,当年在台北开了一家电影海报馆,经常会出国采买外国的海报,1993年他在法国某家电影海报印刷厂采购时,意外发现有“倩女幽魂三”的电影海报,他如获至宝,买到印刷厂内仅存10张。

吕国诚说,各国的电影海报都有其特色,差异也相当大,美国是全球电影业的翘楚,在宣传上丝毫不吝啬,所印制的电影海报,都相当讲究;法国地广人稀,因此印制的海报特别大张;英国的海报大多印成横式,约一般彩色月历大小;比利时的电影海报最小,大约只有A3大。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