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爭議 陷入僵局

人氣 142

【大紀元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根據近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一篇報導,環境變遷的威脅比戰爭或恐怖主義更嚴重,但是現在各國因害怕喪失競爭力而彼此觀望,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率先削減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致排氣量持續攀升。

解決困境之路已在進行,但風險甚高。上個月各國部長在肯亞首都奈諾比(Nairobi)商討氣候變遷問題,他們個個心懷戒心,在高排氣量國家如美國與中國未下承諾前,都不願遽表讓步。

日本因為擔心自身的承諾對中國製造業有利,而不願對2012年之後的減量目標有所行動。加拿大因美國拒絕承諾減量,也力抗減量的壓力。美國與澳洲已反對京都議定書,該議定書規定已開發國家的排放量應以1990年為標準,至2012年前平均減少5%。

現在歐洲各國也漸生罅隙。面對加拿大與日本的退縮,歐盟一直是京都議定書最堅定的支持者,它兩年前促使俄羅斯同意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是議定書久宕不決終而付諸實行的關鍵。為了降低碳的排放至最低代價,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機制,是全球唯一強制產業二氧化碳排放,並允許公司交易排放配額的機制。

但是歐盟本身也在競爭力與環境保護議題之間,意見紛歧。歐盟委員會工業事務委員費爾霍伊根(Günter Verheugen)根擔心競爭力受影響,因此主張對能源產業免稅,並對未執行京都議定書的已開發國家課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絡索(José Manuel Barroso)強烈支持歐盟的氣體排放交易機制,嚴格限制工業密集國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表示歐洲願意率先做榜樣。

獲得巴絡索的支持,歐盟的環境委員狄馬斯得(Stéphane Dion)以在該機制之下,限制比各會員國的要求更低約7%的氣體排放量。現在除了英國外,歐盟各國正向下修正其氣體排放量,但是是否遵照狄馬斯的規劃,尚待觀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排放CO2溫室氣體   水庫助長溫室效應
英財長公布新預算  加強教育環保與反恐
抗暖化 英王儲承諾少搭機
科技專題:燃料電池的應用與優缺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