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瀝青鴨事件 鴨農淪為錯誤訊息犧牲者

人氣: 40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縣二十九日電)有媒體在一週前以獨家方式處理瀝青鴨事件,並指出市面上的鴨販以瀝青除毛,消息傳出後,各縣市衛生與農務單位著手查核,但桃園縣卻證實鴨隻未含瀝青,而是合法的松脂,但這項遲來的正義,卻無從讓鴨農免於成為錯誤訊息傳播的犧牲品。

瀝青鴨新聞在二十一日傳出,部分媒體還進行全國各縣市連線報導。其中不乏有人訪問以手工拔毛的合法業者,並且批評不肖業者以瀝青處理鴨隻的不當性。

除了合格業者撻伐外,衛生單位也加入「呼籲」行列,包括第一時間指出,瀝青為法定列管的有機溶劑,在高溫環境下會產生燻煙蒸氣,蒸氣含有危害人體的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S),衍生物被認定具有致癌性,吃入人體會對肝臟、腎臟、血液、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皮膚產生毒性反應。

同時也提供民眾「檢測方法」,例如傳統熱水滾燙、用手拔毛的鴨子,在鴨皮表面毛細孔比較小,而且鴨頭鼻孔內乾淨無殘垢;利用瀝青拔毛的鴨子,毛細孔比較大,而且鴨頭鼻孔內存有黑色殘垢,民眾可明顯辨別。

然而這些說明,經過媒體再度引述報導後,無形中讓人誤認瀝青鴨的存在性。全台這幾天天氣寒冷,薑母鴨生意受到衝擊,每位業者心中雖然自認合法,但始終無法保證是否有黑心業者昧著良心,因此無奈啞巴吃黃連。

中部縣市的鴨販甚至北上到立法院開記者會,並由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朝野立委大啖鴨肉來恢復消費者信心,但無論如何宣示,都比不過真正的檢驗報告。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日前針對全縣五十一處鴨販進行突擊檢查,並將七攤有黑色膠質的鴨子送往台灣檢驗科技公司化驗,結果證實膠質並非瀝青,而是對人體無害的松脂。

這項遲來的正義,也一掃連日來「鴨子遭抹黑」的錯誤引導;至於全國各地的鴨子是否完全合格過關,仍需由衛生署對外說明。

同樣的新聞性質也發生十多年前,當時廣播Callin盛行,有人在早上聯播網中聽民眾指出,有小朋友遭截肢棄置行天宮前行乞,消息傳出後,外界大表震驚,媒體也做了配合報導。但經過相關單位不斷求證後,最後證實是謠傳,追溯前十幾手的消息來源,竟然是來自股市閒聊而出。整起「丐童截肢」事件,也成為新聞科系引述教材。

台灣地小,卻擁有密度極高的SNG車,所謂即時報導若是未經過查證的消息,或是刻意渲染的錯誤訊息傳播,腳尾飯事件殷鑑不遠,如今又出現瀝青鴨,而倒楣受害的,正是屬於傳播弱勢的無辜鴨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