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人類公正的根基

魏京生基金會第三屆「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對郭飛雄、周志榮、林牧的頒獎詞

人氣 4

【大紀元12月6日訊】(魏京生基金會新聞稿)

尊敬的先生女士們,所有一貫支持中國民主事業的志士同仁們:

我常在世界各地行走,曾在許多國家的不同城市,看到過一座類似的雕像。她是西彌斯女神–公正女神。她已存在於世幾千年了,甚至早於西方著名的羅馬法典。經過許多世紀,這尊雕像在世界各大洲蔓延,變換著材料、尺寸、造型、顏色。她右手要麼緊握利劍,要麼輕扶法典;她雙眼或是被布蒙住,或是緊緊關閉….。但是,有一個姿勢永遠不變:女神的左手始終高舉著一個天秤–那是公正的象徵。千百年來它承載著弱小民眾對公正的渴求,也記錄著歷代仁人志士為實現公平所付出的艱苦努力。

中國可能沒有一座類似的雕像,儘管中國是世界文明中最早建立法典的古邦之一。古羅馬學者西塞羅曾說:「法律在戰爭中緘默無語」。在法律不健全、人權遭踐踏的現代中國,便是「法律在專制下緘默無語」。弱小無助的百姓遭受侮辱欺壓,卻上告無門;絲毫不想侵犯他人的信仰者們,不僅丟失了修煉祈禱的權利,而且被殘酷地屠殺。貪官污吏躺在民脂民膏的金榻上高枕無憂;正直勇敢的人士則在牢獄裡備受折磨,甚至被迫害致死…..。法律、公平、正義,這些莊嚴神聖的字眼,在「緘默無語」中變成當代中國人沉重羞辱的十字架。

但是,近年來中國開始有了一座無形的雕像,一座在維權運動中建立起來的雕像。維權運動初始於草民百姓,從上訪上告開始,發展到破釜沉舟的對抗。漸漸地,隨著更多的民眾包括知識份子和法律工作者的關注和投入,來自底層的、因切身利益遭受損害而反抗的舉動,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維護民眾權益的群眾運動。據統計2005年全國就有8萬多起維權事件。人們開始懂得民主權利對自身的重要性,開始學會利用法律,並輔助以網絡和各類媒體,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有理有節地和專制政府做鬥爭。在逐漸湧動起來的維權浪潮中,一座座雕像便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來了,那上面鐫刻著一長串名字。他們是有良心、有勇氣的知識份子、獨立作家、法律工作者和一貫致力於維權運動的先鋒分子。這些人中間,最感人的是那些百折不撓、捨身護法、幫助弱小群體爭取公平的人。近年來為了維權工作而被捕的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就有好幾百名。一方面,說明了中國人權侵犯的嚴重程度,連法律工作者自身的利益都難以保障,另一方面,他們向我們展示,人應該拒絕昧著良心去適應潮流,良心才是這個世界趨向公正的真正根基。為此,他們正在承受著各種迫害,正用堅韌的良心來面對屠刀。

在維權運動的隊伍裡,有兩個突出的代表–郭飛雄先生和周志榮先生,今年的「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將頒發給他們兩人,以表彰他們所堅持的良知以及由此而來的勇氣,表彰他們十幾年如一日為百姓奔走爭取公平的努力以及因此付出的巨大個人犧牲,並藉此機會告慰受到連帶迫害的他們的親屬和朋友。

另外,今年的特別獎,將頒發給剛剛去世的林牧先生,以紀念表彰他保持知識份子獨立的尊嚴,一生堅持不懈嚮往民主,並在生命最後一刻為中國民主事業奮鬥不息的精神。這次頒獎,也是鼓勵所有善良的知識份子和有志於中國民主事業的朋友們,期待他們以對百姓的關愛來克服心靈的恐懼,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的民主進程繼續奮鬥。

今年40歲的郭飛雄,原名楊茂東,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曾任大學哲學教師。九十年代初至今,以民間出版為業。他是國內關心維權活動的著名學者,有多本專著出版。郭飛雄曾多次親臨農民維權前線及時報導民間抗爭運動,包括廣東佛山三山村農民維權活動,近日斐聲海內外的廣州市番禺區魚窩頭鎮太石村農民民主抗爭運動。郭飛雄所做的努力,使一個無名小村事件成為國際新聞,為當今中國社會提供了知識份子深入民間、和草民百姓結合抗爭的範例。因此他被香港《亞洲週刊》選為2005年風雲人物。郭飛雄在維權活動中,為保護運動帶頭人免遭牢獄之災,挺身而出,不惜承擔個人危險。去年九月,郭飛雄因太石村事件而遭逮捕。在監獄受到折磨時,他不與專制政權合作,絕食絕水59天以示對抗。今年九月郭飛雄再次遭受逮捕,目前正在監獄裡等待不可知的命運。

另一位英雄是來自湖南的周志榮先生。他今年47歲,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他在1980年「民主牆」時代就認同魏京生的「第五個現代化–民主」的理念,開始身體力行地追求民主自由。他曾參加湖南師大「爭民主,反官僚」的學生運動,並作為該校82名絕食代表之一。1989年民運期間,他到處演講、抨擊時政、宣揚民主。六四屠殺後他因「反革命煽動罪」被判刑五年。出獄後周志榮歷經無盡磨難和坎坷,依舊滿腔熱忱投入民主運動,其中包括紀念六四的活動、發起籌備中國民主黨和積極參加維權活動等。六四運動十週年時,他孤身一人於湘潭市政府前靜坐,以示抗議示威。多年來,他尋找同道,走遍三湘四水,考察民情,為民請願。今天一月,他在湖南常德市發起「要求廢除現行選舉法中有關歧視農民條款」的農民簽名活動;四月,他做為湖北赤壁柳山湖鎮一萬四千名有冤情的搬遷移民所信賴的維權代理人,發表「蒼天落淚」等維權檄文;八月底,周志榮毅然向北京市公安局遞交了「願意陪高智晟坐牢的申請書」,表達他對中共當局迫害維權人士,實施恐怖政策的無比憤慨,並於十月再次被捕入獄。

郭飛雄和周志榮倆人身上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是八九民運的積極份子,都不只一次地踏入牢門,也都親身體察經歷了貧民百姓的疾苦。郭飛雄曾隨父母下放農村九年;周志榮則來自世代務農的貧苦家庭。他們從青少年時代開始,便承擔著底層人所承擔的沉重苦難。這種經歷造就了今天的郭飛雄和周志榮。但是,他們深入骨髓的勇氣和決心,不僅僅來自底層生活的經歷,還來自多年來對信仰的追求、對人生的思索、以及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經驗代替不了信仰,經驗如果不能上升到信仰,甚至有可能會在自私的環境中學會自私。他們的悲憫心懷,使他們更加瞭解了愛與尊嚴的重要,並因此有了百死不悔的勇氣和決心,把對百姓的愛貫徹到具體的維權運動中,為百姓討回公道和清白。

「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特別獎」得獎者林牧先生,和郭飛雄、周志榮一樣,有著令人感動的為人風範和理念,有著同樣的勇敢和良知。林牧先生早年為追求民主自由加入共產黨,擔任過各種共產黨高級職務,並在陝西協助當年曾任陝西省委書記的胡耀邦推行民主改革。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依附權貴。他的女兒林紅這樣描述林牧先生:「不求世俗名利財富,以擁有權勢為恥,求索人類正氣為榮;甘於與民間良心為伍,羞於與專制的官府為伍」。為此,他一生所受摧殘不計其數:12年勞改,三次被開除出黨,兩次入獄、多次絕食、多次被迫自殺等等。1989年林牧先生積極參與和支持民運,被第三次開出黨籍。如同自由撰稿人劉曉波評論:「因為六四之痛,林先生完成了由黨內開明派向民間民主派的轉變,也再度將自己置於長期受監控的民主人士之列」。

林牧先生的晚年一直對六四正名、呼籲寬容、以及維權運動非常關注,不僅親身投入,而且勤於筆耕,發表各類文章50多萬字。值得一提的是,他很早就和魏京生基金會接觸。人們知道,和海外或國內的民主團體接觸,最忌諱的就是接觸魏京生。那是面特殊的旗幟,觸摸這面旗幟,便有可能被捲入有去無回的黑洞,遭受中共政府更殘酷的迫害。林牧先生的選擇,表現了他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氣。不幸的是,林牧於今年十月與世長辭,享年79歲。

每個人都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走入一條河流,那河流改道、彎曲、傾瀉,把他帶向原本不想去的地方。許多人在這河流中,被習慣、惰性、利己的暖流包裹著,慢慢地便屈從放棄了。但總有一些人,能夠逆流而上。林牧先生認為:「良知是一切謊言和暴力的天敵」。他選擇了良知,與舊體制決裂,他向我們表明,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踏出一條不情願的河流,這一步,是保持一個人靈魂高尚的重要步驟。

歷史證明,知識份子只有不再需要依賴恩主的蔭庇和供養,才會在思想上真正脫離奴格,有真正的獨立思考能力,並身體力行地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有條件接近決策層的人們,以及那些擁有權勢、伴隨著金錢利益的人們,被期待「忠實」和「順從」的人們,說真話永遠都需要勇氣。對一貫兇殘的政府說真話,就更需要特殊的勇敢。美國著名教授薩義德曾經這麼評價中國知識份子,說他們「在傳統上是宮廷的知識份子,也就是對有權勢的人發言的知識份子」。我們並不想苛求中國的知識份子。他們在長期的不公平社會中,已經承受了巨大的人格侮辱和精神摧殘。「半個多世紀以來,所有的讀書人都在這樣的摧殘中掙扎,這種精神掙扎總是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生存的掙扎」。但是我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真正的知識份子應有的位置。國家和民族不是一個抽像的概念,它是由每個人組成的。知識份子的高貴之處,就在於他能夠不屈從各種誘惑,保持信仰,不丟棄靈魂生命。甘地、馬丁路德金、特雷修沙修女、昂山素姬、曼德拉,都是知識份子。他們也都為了公正而奔走努力,並為此付出了畢生的代價。像尊重他們一樣,我們尊重郭飛雄、周志榮、林牧這樣勇於獻身的知識份子。他們是少數,但是他們的高貴精神卻是我們嚮往和追求的。表彰郭飛雄、周志榮、林牧,也是寄希望於新一代的知識份子、法律工作者、自由作家、體制內嚮往民主的共產黨人。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國民主化的進程中來。這個進程,不僅是拯救中國,也是拯救和維護自己的良心。它不僅用正義之聲打破「沉默無語」的悲哀,也將為中國知識份子洗刷不應有的恥辱。

索爾仁尼琴說:「公正即是良心,不僅僅是個人的良心,而且是整個人類的良心。」良心是持久勇氣的來源,是人類公正的來源。人類自己的疾病,比如傷寒、愛滋病、癌症等等,都有可能被控制和治癒的一天,但人心的變質、麻木、良心的泯滅,卻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死亡,儘管這個人的各個器官還在活躍地工作著。

對於生和死的劃分,流亡詩人北島有過這樣的詩句:

寧靜的地平線
分開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選擇天空
決不跪在地上
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
好阻擋自由的風

這條把「生者」和「死者」分開的地平線,是人的良心。站在良心一邊的人,像郭飛雄、周志榮、林牧,還有許多正在為著中國民主事業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活得高尚,雖死猶生。他們是令人崇敬的璀璨星辰,為我們引路、讓我們的心靈之火不會熄滅。中國的人權狀況仍然很黑暗,但黑暗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心中的光明–保持著應有的良心。在更多人的參與努力下,中國的民主事業將會不可阻擋地推進下去。我們若是嚮往自由的天空,就不能跪下,就不能把良心碾碎,而應該追隨這樣璀璨的星辰,因為我們知道,「自由不是沒有代價的」。

「勇敢地承受起痛苦與死亡的動機,起源於高貴與卑鄙的選擇之中」。郭飛雄、周志榮、林牧,感謝你們讓我們再次看清甚麼是高貴,甚麼是卑鄙,也讓我們沉思如何選擇,從而獲得克服恐懼的力量。

謝謝大家。

黃慈萍(簽署)
魏京生基金會執行主任
2006年12月5日

(程以克為本次頒獎詞的主要撰稿人,魏京生基金會對她的工作表示感謝,並感謝她多年來的義務勞動及其它重要貢獻。)@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趙明:林牧先生臨終前後
天網快訊:「冤旗與國旗同飛」策劃者周志榮被逮捕
招致批評侮辱女性的悉尼牧師被送入醫院
涉聚眾擾秩序 赤壁移民代表周志榮遭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