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三海魚含致癌物 擬引入註冊制

人氣 10

【大紀元12月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近期多種淡水魚驗出含有孔雀石綠等致癌物質,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再發現有3個海魚樣本含有可致癌的硝基呋喃,3個樣本包括黃立倉、老虎斑及杉斑,而老虎斑和杉斑是來自東南亞、黃立倉的來源就未確定,但中心表示,樣本硝基呋喃含量只是輕微,一般食用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

香港食物安全專員麥倩屏7日表示,因應公眾近日對海魚的關注,食物安全中心在過去數天,在批發和零售層面抽取20個海魚樣本化驗,涵蓋超過10種不同類別的海魚。她說,所有樣本均沒有驗出孔雀石綠,但3個樣本驗出低水平的硝基呋喃。生化學專家指,硝基呋喃是動物用的抗生素,為食用禁藥,人類過量吸收可以致癌。

該3個樣本,包括來自大角咀1間超市的黃立倉,硝基呋喃含量為百萬分之0.0026;來自觀塘批發商的老虎斑,硝基呋喃含量為百萬分之0.044,以及來自觀塘批發商的杉斑,硝基喃含量為百萬分之0.47。

麥倩屏說,這些樣本的硝基呋喃屬低水平,市民一般食用,並不會影響健康。而有關的超市和批發商,已即時停止售賣有關海魚。

麥倩屏指出,由於海魚飼養場未有註冊制度,故追查來源的時間或會較長;並表示,當局正全面評估活魚和海產的監察制度。

有商會相信,海魚出問題,相信跟過去有養魚戶使用化學物養魚後,令物質殘留在魚的體內所致。他們呼籲業界、養魚戶、養魚排、養殖人家,絕對不再用孔雀石綠或其他禁藥養魚。

另外,不少魚販都表示受淡水魚驗出有化學物質影響,生意已減少20%至30%,現在海魚又出問題,慨嘆生意難做。

有香港酒樓負責人表示,魚類接連出現問題,客人點菜時顧慮固然多了,酒樓方面,亦不知推介甚麼給客人吃。有市民亦表示盡量不吃魚,或吃進口的罐頭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順德註冊魚場淡水魚出問題
香港宣布30種中國淡水魚明起暫停輸港
30種中國淡水魚暫停輸香港
港府再驗出中國桂花魚和鯪魚樣本含毒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