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老年人口 中國居冠佔兩成

【大紀元2月26日訊】中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2月23日首次發布《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老年人口占全球老人總數的兩成,是目前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的中國老年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11%,已達1億4千3百萬人,相當於歐洲老年人口的總和。21世紀的中國,已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

4年後增加4倍 老年人口年增長數為800萬

中國目前已有21個省區市成爲人口老年型地區,老齡化程度以上海居首。中國老年學會會長李本公曾經在去年的一次學術會議上做出預測,中國的老年人口將於30多年後的2040年達到4億,屆時,僅管中國的人口總數仍低於印度,但中國仍將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據2月24日的一項針對社會老齡化過快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的中國社會發展政策高層論壇,中國老年人口將於2010年起呈現大爆發的局面,老年人口年增長數量將達到800萬人以上,是目前平均年增長200萬人的4倍。

一胎政策是中國人口老化迅速的主因

中國人口老化的特徵,除了老年人口數龐大外,老化速度也遠比其他國家快得多,造成的主因係中國在80年代開始由國家強力推行「一胎政策」所致。

在中國,只需要27年的時間,即可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從7%成長到14%,而多數先進國家需要45年以上才能達到,足見中國人口老化多麼迅速。

未富先老 將使中國喪失全球競爭力

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今年1月在中國老齡工作會議上曾警告說,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益加速,具體表現爲老齡人口基數大,發展速度快,地區不平衡,社會負擔重。此番談話無疑宣告中國正在成爲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

中國現有的競爭力主要依賴於廉價的勞動力市場,隨著中國老齡社會的到來,廉價的勞動力市場將不復存在,隨之而起的將是中國勞動成本迅速提高,這將使中國喪失在世界製造業中的競爭優勢。

應對人口老齡化 中國經濟實力薄弱

先進國家一般都是在實現基礎現代化的條件下進入高齡化社會,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介於5千美元至1萬美元以上,屬於「先富後老」或「富老同步」。

然而,目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1千美元,仍屬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相較於先進國家是比較薄弱的。

在「先富後老」的國家,可以運用既有的經濟實力來緩和老齡社會帶來的矛盾。但「未富先老」的國家,除了不具備緩和社會矛盾的實力外,因老齡社會所產生的激烈矛盾,更有可能導致社會崩潰。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當務之急

到2030年時,中國人口總撫養比【(少兒+老人)÷勞動人口】將隨著老年撫養比(老人÷勞動人口)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最終並將超過50%,這代表著每100名勞動人口將承擔50名少兒及老年人的撫養。

由於農村青壯年進入城市打工,使得農村老齡化重於城市。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研究員胡偉略認為,社會保障薄弱的重點在農村,報告中也指出中國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於城鎮1.24個百分點,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

在中國現有勞動人口中,只有不到12%的人有各種形式的養老保險。而占總人口六成以上的中國農村老年人口,其中有九成五沒有養老保險。

據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曹炳良透露,中國目前養老金缺口爲2.5萬億元,養老金的主要來源還是養老保險,但遠不能彌補缺口。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鄔滄萍表示,目前中國人口中以新中國成立時出生的人占多數,這些人在2010年以後,將以每年千萬人的規模進入老年期,而他們普遍為低學歷,低收入,子女多爲獨生,撫養壓力過大等問題實不容忽視。

此外,龐大的老年人口中,70歲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很高,無疑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未來10年內是老齡人口激增到來之前總撫養比較低的時期,大力發展社會經濟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當務之急。

勞動力比例下降 經濟增長放慢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德文指出,老年人增多將導致直接從事勞動力生產的人員減少,勞動力比例下降,老年人比例上升也直接致使撫養比上升,對經濟增長的增幅會有所下降。

而老年人在醫療方面的支出會大幅上升,所以從事生產方面的投資就會相對下降,這也將直接導致儲蓄額下降,經濟增長的速度可能會放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縣老人翼狀贅片眼疾多 太陽眼鏡可預防
聽眾論中國老年人社會保障
澳洲老年人口在不斷擴大
養老保險基金支付 步入「深水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