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價飆漲 空置上升 供求錯位

標籤:

【大紀元2月27日訊】儘管去年4月份中共中央推出一系列的房價調控措施,但是北京市的房價依然是一路上升,導致買房慾望降低,開發商手裡積壓的房子越來越多。北京市統計局的最新報告顯示,2005年末,全市空置商品房面積達到1374.2萬平方米,比年初上升31.6%。

房價帳幅大 期房預售下降

在北京,大多數購房者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房價仍在上漲。在中共國家統計局對70個大中城市1月住房價格的監測中,北京以8.4%的增幅成為當月價格上漲最快的特大型城市。

據《北京晚報》報導,去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均價達6725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漲了1083元/平方米,漲幅為19.2%。據建設部門統計,去年全市商品住宅買賣成交 28.3萬套,比上年分別下降11%和8%。其中,商品住宅現房買賣成交10.3萬套,增長17.7%;商品住宅期房預售成交18 萬套,下降21.8%。

空置上升 市場供求結構錯位

2005年末,全市空置商品房面積為1374.2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799.7萬平方米,比年初分別上升31.6%和10.5%。從空置時間來看,空置一年以上的占27.7%。

市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鄭新認為,在商品房價格出現上漲的同時,空置面積出現上升,這一方面表明市場供求結構出現了錯位,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場供求信息渠道尚不通暢,市場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今年恐現供需矛盾

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新開工商品房面積2965.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其中商品住宅1983.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1%。

北京市統計局有關專家認為,土地購置費、土地開發面積、新開工面積等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先行指標繼續上年的持續下行趨勢,有可能導致今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供需矛盾。

經濟適用房上市三瓶頸

業內人士預期2005年經濟適用房將大規模上市。然而,根據業界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北京市二手經濟適用房的交易量為7500套左右,與15萬套左右的存量相比,交易並不活躍。

專業人士認為,經濟適用房再上市交易存在三大瓶頸,首先是買賣雙方對於二手經濟適用房上市交易相關政策的細節部分不太瞭解,直接影響到經濟適用房的交易順利進行。其次是投資收益偏低,業主持房觀望。第三是,目前購買二手經濟適用房的人群主要是中低收入家庭,對房產價格比較敏感,一旦業主要價超過預期,一部分需要都會另做考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聯盟黨議員吁政府增加房屋津貼
房仲業:今年房市恐面臨供過於求
房仲業:購物中心對週邊房價助益不大
慈善團體:英國無家可歸問題過去40年更惡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