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再度吹起榮譽勳章風潮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俄羅斯早在帝俄沙皇時代貴族有錢人盛行向政府買榮譽勳章,在蘇聯時代共產黨頒榮譽勳章給國家英雄來籠絡人心,最近這股勳章風潮又在俄羅斯吹起,而且還兼具以前時代的雙重特色,成為今日莫斯科上流社會的時尚。

據俄羅斯歷史學家薩哈洛夫說,俄羅斯榮譽勳章文化源於葉卡捷琳娜女皇二世,她原是德國公爵的女兒,從彼得大帝外孫媳婦而登基帝位,甚至後來開疆闢地。她成就功業得到很多助力與盟友的幫忙,她用榮譽勳章來犒賞有功人員以收攬人心。

葉卡捷琳娜女皇二世的孫子亞歷山大二世,在一八一四年與普奧聯軍打敗拿破崙,俄羅斯當時成為歐洲新霸權,沙皇除頒發勳章給戰爭有功人員外,也頒給各國友好人士與企業界人士,以彰顯俄羅斯的強大。

當時著名的「聖安娜勳章」就是在這種時空設立的。當時只要捐三萬盧布給國家就可獲頒該勳章,它創造了勳章與捐獻的聯繫關係,後來的沙皇也用貴族募款以改善國家財政。三萬盧布在當時歐洲是筆大錢,「聖安娜勳章」象徵金錢與權勢的結合。

到蘇聯共產黨時代,帝俄金權的榮譽勳章轉變得平民化,每年以國家名義頒給三十三名國家英雄,總共頒發給一萬兩千七百七十二人,大都是頒給二次大戰的衛國英雄們。

在蘇聯英雄榮譽勳章中,前蘇聯共產黨領導人布里茲涅夫的勳章故事,卻被當笑話在流傳。他在過六十歲生日時,頒給自己只有戰功才可獲得的勝利勳章。蘇聯憲法規定,一個人最多只能有三枚國家勳章,他卻有五枚。布里茲涅夫去世後,蘇聯政府給他的定裝照是滿胸的勳章,與衣著簡單的其他領導人並列,布里茲涅夫的模樣確實相當唐突。

到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每年頒榮譽勳章給六十六人,這些俄羅斯英雄與蘇聯英雄有個很大區別是,過去英雄勳章得主經國家宣傳媒體大力報導,他們的事蹟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現在英雄勳章得獎人都是默默無聞,鮮為人知,因為他們從事特殊工作有重大成果而獲頒。

但是隨著俄羅斯經濟發展迅速,俄羅斯民間也出現榮譽勳章,它是政府與企業界協會共同創造的。最著名的是慶祝聖彼得堡建城三百年的彼得大帝勳章,要價兩萬美元,直到現在,這勳章在俄羅斯商界還非常搶手。

相關新聞
扁贈勳林義傑 推崇台灣阿甘就是台灣之子
台灣阿甘林義傑 扁授勳
美國作家梅勒獲法國騎士榮譽勳章
表彰藝術貢獻 日任天堂大師宮本茂獲法贈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