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舟:掌握自由主義精神

(大陸)虛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日訊】

專制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消長決定中國命運

現在,中國人對自由主義的認識深刻多了。在以前,儘管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嚴復先生即已翻譯了穆勒的《論自由》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很長時期內,毛澤東的《反對自由主義》還是代表了大多數中國人對自由主義的一般看法:自由散漫,無組織,無紀律。如今人們大都知道自由主義代表一種政治訴求,一種人生態度:沒有權力的被統治者以自由主義為武器,向專制統治者要求權利;專制統治者以「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名,打壓弱勢群體的權利要求,捍衛自己的統治權。從某種意義上講,專制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消長,決定著中國的命運。因此,深入瞭解自由主義,掌握自由主義的精神,對中國人而言,是有決定作用的頭等大事。

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自由主義產生於英國貴族同英王之間的權利鬥爭。按羅素的形象說法,「自由主義是『遇事忍耐,自己活,也讓別人活』。」這樣維權,就不至於兩敗俱傷或同歸於盡。「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原則,在生活經驗中不知不覺成了全民的信條。自由主義逐步壯大起來,以至於達到英王讓權於貴族,英王貴族讓權於資產階級,資產階級讓權於工人階級的程度,同時又保留了英王、貴族、資產階級的應有權利,促成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如此崇高的智慧典型地體現在美國總統約翰遜的這句話裡:讓他們從帳篷裡朝外小便,強似被他們從外邊朝帳篷裡撒尿。

改革最可取

跟手握大權的統治者的「雅量」相比美的,是被統治者維護自己權利時的「現實」:維護權利不能幻想一步到位,一舉成功,維權的導師是時間,由少到多最為可靠,所以改革,而不是革命最為可取。領導鐵甲軍革命的克倫威爾就懺悔道,「自然取得的東西比通過強硬手段取得的東西至少好一倍,它是我們的真正收穫,也是我們子孫的財富……你們用武力實現的事情在我的眼裡一文不值。」正是這位砍下英王查理頭顱的護國公,接受部下的建議,否定了有人要送給他的英國國王的王冠,保護了他所熱愛的舊英格蘭傳統權利,體現了邱吉爾總結的「英國革命同其他國家的革命截然不同。英國人的最大特點是,他們即使在叛亂之時,也本能地尊重法律和傳統。那些破壞王權的人也向來深信,以國王的名義制定的法律是他們能夠依靠的唯一基礎。」所以,英國歷史上會出現這樣令今天的中國人都難以想像的事:「氣象升平、物產豐富的年景,是英格蘭發生農民暴亂的主要原因」(弗羅薩特語)。英格蘭的農民不是要餓死了,為了死裡逃生,才揭竿而起,而是要活得更好,要更多的權利。一三八一年的大起義,起義農民跟年輕國王談判的要求就是:「廢除嚴酷的法令,取消農奴制,分掉教會的財產」。

站在整個社會的立場上

由此可見,自由主義不是簡單地站在統治者一邊還是站在被統治者一邊,而是站在整個社會的立場上,從「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原則出發,人權成為追求的目標,「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成為追求的目標,「所有的社會基本價值(或者說基本善)——自由和社會,收入和財富,自尊的基礎——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對其中一種或所有價值的一種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個人的利益」的正義觀成為追求的目標。從現實出發,考慮到每個人的合法利益,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合法利益,社會自會和諧穩定,和諧穩定的社會自會繁榮發達,這就是正義的力量。沒有自由主義,無論是站在統治者一邊的「真理」,還是站在被統治者一邊的「真理」,都不可能建成正義的社會。

自由的代價取得真實的進步

然而,「自由不是無代價的」。即使自由主義的發源地英國,也是經由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的武裝革命,才幾經波折,逐步完成一六八八年的光榮革命的。即使自由主義的嫡傳國家美國,也是經過獨立戰爭、南北戰爭才走上快速發展的康壯大道的。在英國治下的印度,甘地要求獨立,要經過許多次的牢獄之災和絕食之痛才能成功。英國人統治的南非,曼德拉要爭取黑人的權利,推翻種族歧視制度,要熬過漫長的鐵窗生涯才能勝利。為了保障「四大自由」,和英國聯手,美國獻出幾十萬年輕的生命,才打敗法西斯,把世界推進到一個新時代。自由主義的歷史表明,社會進化跟生物進化一樣,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自由主義的歷史也證明,惟有自由主義的代價能贏得真實的進步。

中國歷來只有專制主義

中國的問題正在於自古以來只有專制主義,沒有自由主義。自由主義反對專制主義,實現「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理想特別艱難。滿清皇帝初起,連四貝勒執政,座受群臣朝賀都不能容忍,能容忍臣子分權?末代統治者「甯與外賊,不與家奴」的頑固,實在是本色當行。連兒皇帝變法都生命難保,遑論臣民維新。專制主義把自由主義推入血海,中國付出幾將亡國滅種的慘重代價。

在中國,凡是想當皇帝的人都要大權獨攬,消滅任何威脅到自己權力的人,也就是說,把別人都當成奴才——不僅僅是忠心幹活的奴隸,而且是俯首貼耳的奴隸,即馴服工具。所以,毛澤東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利用各種力量,採用各種方法,把最高權力奪到手以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對他至高無上權力的挑戰,哪怕是最親密的戰友,最大的功臣,都得死於非命。在毛澤東看來,批評「黨天下」,搞「政治設計院」,建立清查肅反工作的「委員會」,就是公然向他的權力叫板,想分我一杯羹。雖然進言者不過是出於「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初衷,並沒有非分之想,卻已觸犯逆鱗,不五馬分屍,株連九族,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自由主義在毛澤東治下遭到空前的浩劫,與知識分子空前慘重代價相應的是,中國也失去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依然一窮二白,愚昧落後。

毛死鄧繼,專制主義照舊

屢敗屢戰的自由主義在毛澤東死後遇到一線轉機,專制主義又在繼承了毛澤東衣缽的鄧小平身上還魂:民主牆被封,民運人士被抓,支持自由民主呼喚的頭面人物下台,直到坦克開上天安門廣場。至今,民間維權領袖人物被抓,異議人士判刑,異見報刊網站被封,還在不時上演。自由主義在得到空前大發展的同時,也遭遇到空前強大的壓力。中國經濟在飛躍發展的同時,社會也面臨空前嚴重的危機。中國仍然在為世界資本打工,中國窮人仍然在為富人打工,中國仍然是愚昧落後貧窮的代名詞。

被統治者也有責任

這些問題的責任,並不完全在統治者身上,被統治者也有份。造反起義的烏合之眾跟隨領袖一哄而起,並沒有自己的權利欲求,只要有保證吃飽的承諾,甘心情願為大人物的抱負衝鋒陷陣,你死我活,結果是勝利果實吃光之後便沒有吃的對象,任由今天的新同志、過去的老「夥伴」,變成過去的舊主人、今天的新老闆,而自己照樣窮,照樣餓。被統治者的群體無權利訴求,造成自己永遠不得翻身的惡果,又正好滿足了領導這個群體的領袖人物的野心。而野心的碰撞,正是農民領袖奪得天下後必殺功臣的根本原因,劉邦、朱元璋、毛澤東都逃不出這個規律。領袖的爭權,是由群眾的無權造成的。打破這個規律,只能靠被統治者群體覺悟到提出自己的權利訴求。所以,毛澤東批「讓步政策」,當然有把打死的老虎再踩上一隻腳的意思,而更重要的意思是,繼續革命,把沒有削平的山頭削平,把沒有打倒的對手打倒。由於長期的專制主義統治,由於沒有自由主義傳統,開始提出權利訴求的自由主義追隨者,往往盯住權利,忽視方法,失掉勝利的機會,「六四」即是教訓。「畢其功於一役」,不現實,也不牢靠。缺乏自由主義,既使統治者失敗,也使被統治者失敗,而最大的失敗者是中國,苦心孤詣,披肝瀝膽兩千年,一步不前,每況愈下。

用自由主義精神推動自由主義

失敗乃成功之母,並不是一句空話,中國的自由主義在失敗中一往無前。自由主義色彩濃的變法失敗了,不到十年,清廷就被迫頒佈了比變法更激進的詔令。毛澤東的「萬壽無疆」不絕於耳,鄧小平就不得不祭起改革開放的旗幟。在天安門廣場開槍殺人當時雖然氣壯如牛,旋即成為執政黨的恥辱,掩蓋粉飾,無所不用其極。如今,要抓的不再是廣場靜坐絕食的民運人士,而是敢於揭示這個傷疤的「不良」分子。收容制度被取消了,農業稅被取消了,醫療改革的失敗被承認了,教育改革的失敗被默認了,對民間維權運動有所讓步,自由主義的勝利是鼓舞人心的。只要中國人繼續努力,用自由主義的精神和方法推動自由主義,自由主義的節節勝利是可期的,全新的中國也是可期的。

轉自《爭鳴》2006年4月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虛舟:民主制度是一種生活方式
虛舟:紀念紫陽
虛舟:中國人素質低,不僅低在民眾,而且低在官員
虛舟:學習俄羅斯的學習歷程,完成中國的學習任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