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困境 寧做都市盲流也不去西部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4月10日訊】近幾年,中國大陸中西部應屆畢業生洪流,正在以越來越龐大的規模湧向北京和東南沿海大城市,而這股因「都市心」形成的盲流使得職業供給的不平衡加劇。學者呼籲,大學生需要轉變「都市心態」的擇業觀念。

據南方週末報報導,「寧要北京一張床,不要西部基層一套房」成了北京大學生們普遍的就業心態。中央民族大學就業中心一位負責人介紹,去年73%的畢業生都是留在北京工作,就業去向太集中於北京了,「像我們學校的學生,要是到其他地方,即使是省會城市都是很好找工作的,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去。」

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畢業生各增長到330萬與413萬,分別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據中共官方最近公佈的數據表明,2005年僅北京、廣州、上海、深圳4城就接收了人事部抽查的15個省市10.9%的高校畢業生。更有論者指出,近年北京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每年至少吸納了全國高校一半的大學畢業生。

隨著畢業生數量的增長,這股就業洪流由此變得曲折起來,一些就業支流甚至正在演變成胡良奎式的大學生找工「新盲流」。

胡良奎是學廣告專業的,當過安徽財經大學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學生會副會長,如今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一家鞋廠看倉庫,他的工資是每月800塊錢。這個頗有點藝術氣質的大學生不忘給自己幽上一默的說,「我們鞋廠我學歷最高,不知道我算不算全國頭一個?」

歷經幾番找工,今年3月6日,胡良奎入住深圳寶安北路人才市場附近的一家每天只需10元住宿費的「十元店」。在那裡,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一些大學生正在陷入找工「新盲流」中。

「人才市場和「十元店」附近到處都是背著包、拿著地圖、臉色沉重的大學生」,他住在一個擠了14人的小房間裡,空氣中瀰漫著腳臭味。整棟「十元店」舊樓裡,聚集了幾百名來深圳找工的應屆大學生。

上海浦東新區最繁華的陸家嘴地段,也匯聚了100多名和廣州、深圳「十元店」裡相似的外地大學生。他們住在一幢破舊大樓第12層的簡陋房間裡,名稱更時髦些,叫「求職村」。他們入住短則幾天,長則一兩年。吃3塊錢一份的蛋炒飯,住15元一天的架子床,早出晚歸,出門光鮮,歸來垢面。幾十人共用一台熱水器,甚至棲身門板之上……

在這些外地找工大學生的意識中,京滬穗深這樣的大都市,總是意味著機會、高薪和前途。因「都市心」形成的盲流,這無疑加劇了職業供給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為患。學者呼籲,大學生需要轉變「都市心態」的擇業觀念。@(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動員大學生,協助放棄英文的孩子
李家同:辣妹畢業典禮——大學生沒有校園神聖觀念
萬生:包容反人類罪後的惡果
向大學生宣導防憂鬱 董氏基金會辦兩項競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