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立法規管活魚入口

【大紀元4月21日訊】香港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非法入口淡水魚及超級市場出售含禁用農藥蔬菜事件。政府表示,今年以來發現76宗內地入口淡水魚,未附有內地部門簽發的衛生證明書,多名立法會議員質疑政府,在去年發生孔雀石綠事件後,未有汲取教訓。當局表示,會在食物安全中心成立後,向立法會提交建議,立例規管活魚入口。另一方面,當局亦正研究在本地菜場實行自願登記制度,以堵塞有蔬菜未經監管流出市場的漏洞。

在會議上,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表示,今年以來發現76宗從內地進口的淡水魚,未附有內地部門簽發的衛生證明書,她形容情況不可容忍。尤曾家麗說,當局會成立跨部門小組跟進,有需要可能邀請紀律部門協助調查。

多名立法會議員就質疑政府在去年發生孔雀石綠事件後,未有汲取教訓,部分入口魚甚致含致癌抗生素葯硝基夫喃,但這種葯物目前法例祗是規管用於家畜,而非魚類,當局表示目前正跟進。

承認活魚入口有漏洞

衛福局副秘書長陳育德承認,現時本港未有法例規管活魚入口,就算走私或非法轉塘的魚都可以入口,他表示,規管有漏洞,當局會從入口、批發及零售層面加強抽查,杜絕有問題的魚流入本港。

至於會否緊急立法規管活魚入口,陳育德就表示,需要詳細考慮規管的方法,例如是否發牌規管漁民或針對漁獲,以及對業界造成大的影響等,故絕不可倉卒草擬法例。政府的跨部門小組會研究一些針對辦法,並計劃在食物安全中心成立後,向立法會提交規管活魚入口的立法建議,期望今年8、9月定出初稿。

擬引入自願登記制度

另一方面,衛福局副秘書長陳育德說,現時大部份本地農場向市場提供的蔬菜,是經蔬菜統營處處理,但仍有一些散戶提供給市場的蔬菜,是未經蔬菜統營處處理,當局正考慮成立自願登記制度,令到局方有1個更詳盡的資料庫,並可定期抽查這些散戶農場。

對於政府研究要本地農場設立登記的建議,有業界表示歡迎,認為有事發生時,可追查來源。

加強抽驗菜樣本化驗

衛福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表示,當局會定時在入境口岸的不同位置檢測抽取蔬菜樣本化驗,亦會在批發零售市場進行檢驗。她說,在批發零售市場檢驗是最可行及有效的方法。食物環境衛生署去年從進口及批發層面,抽查了2萬個蔬菜樣本,只有10個不符合規定,而本地的蔬菜當中,蔬菜統營處亦有抽查殘餘農藥,過去6個月,在9千個樣本,有6個超標。

尤曾家麗又表示,已經與2間大型超市負責人,商討蔬菜含農葯的問題,要求管理層完善追蹤系統,確保在有需要時,可以禁絕不及格蔬菜來港。2間超市答應會成立蔬菜追蹤系統,確保蔬菜不受農葯污染。

她又說,當局會加強巡查農葯的售賣點,並呼籲農民切勿使用禁用農葯。另外,當局又會改善農葯的檢測,一旦發現有非法農葯入口,或農場違法使用,會以行動禁止。

內地出口菜場名單上網

食環署署長梁永立表示,當局正與內地部門商討,將供港的註冊菜場資料上網,以增加透明度,會盡快有結果。他說,署方每年都會抽取2萬個蔬果樣本化驗,60%是葉菜,40%是瓜果。這些樣本主要是來自關口及零售批發點,除了做快速測試外,亦會拿到實驗室測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朝野立委促銷安平活魚  立院洋溢石斑美味
石門水庫被評比為桃竹苗最佳旅遊景點
廣東抽查食品  驗出各種毒素藥物
高縣衛生局與正修科大建立合作檢驗機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