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 東西方現代詩的領航者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歌德的感情世界豐富多采,幾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更是精彩了他的創作。即使年屆古稀,身心仍未衰退,精神視野亦增,七十三歲那年,仍熱烈追求一位十七歲少女遭拒,於是寫下晚年抒情傑作《馬倫巴悲歌》。歌德曾表白:「我的一生——完全沈浸在愛情裡;也就是說,我的作品全是為了愛情。如果沒有了愛,沒有了情,我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由此可見,歌德浪漫多感的性格。

  歌德這樣的一位偉人其成就似乎與生俱來,但無論其天賦與境遇多優越,能使他經歷許多困境,仍不斷完成許多傑作的卻是他無比的堅毅、努力與真誠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與和諧的精神,重視人的創造性和生產活動,歌德所有的作品都流露其一生的足跡與智慧,所揭示的人類形象至今仍我們指引脫離人生枯竭的方向,為人類灌注智慧的泉源。

  一八三二年春,這位大文豪安詳的結束其輝煌的一生,享年八十三歲。

  歌德的曠世巨作【浮士德】是歌德在二十四歲起稿,直至八十二歲才完成的詩劇,被譽為德國文學最崇高之作,是德意志精神,更是全人類精神的不朽表現。

  學習超越自我,塞內加說過:「能征服自己,才是最強的人。」這不只是為今天或明天而有的挑戰。這已經是一切精神中最精、最新、最有力量和最堅忍者。

這就是歌德,誠如他所說的:「永恆不朽的大法則,我尊崇的;因此,吾人便能夠使一己之存在,完成於宇宙的大循環當中。」他的一生作品無數,如小說【愛力】、【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劇本【伊菲格尼】、【達梭】,詩集【西東詩集】、【赫爾曼與杜羅特】等等傑作。

日復一日,就是永恆輪迴的證明。生命若環,世代相扣,存在無垠綿綿似浮雲。任何境地與剎那間都有無限價值,因為那些正是永恆之表明。

一切皆夢幻,一切皆泡影,一切皆曾經有過,一切皆循環不已,一切皆永恆如心之靈魂。

在浮士德中,歌德的確非常強調人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墮落、努力向上,並為更多人謀得幸福,可是歌德還是強調,人不可能成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這一生就越需要經歷謙卑的洗鍊。

  歌德認為,我們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願,是完美無缺不具有任何傷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憐憫與愛,悔罪與這一生奮鬥的過程,上帝會紀念,並接納進永恆、給我們恩寵。

歌德年紀輕輕就顯露才氣,能夠賦詩為文,雖然大學時在父親的要求下攻讀法律,也不減對文學、藝術的愛好,並結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不過,在歌德的內心,其實一直猶豫著,到底自己該當個詩人,還是畫家?

這個問題始終沒有答案,一直到歌德三十七歲,他才終於採取行動,啟程前往當時的文藝之都義大利,他希望透過這次的遊歷和見識,知道自己有沒有成為畫家的天命。

在義大利停留的兩年間,歌德全心汲取藝術的養分,和畫家朋友交遊,也努力研習繪畫技巧。直到有一天,他終於領悟到,自己其實更適合當詩人,而非畫家。於是他也就瀟灑地放下畫筆,從此專注於文學的創作。

這樣的歌德啟示我們,真理會找到它自己(Truth reveals itself)——只要真心真意並全心全意的去尋求,不怕找不到人生的答案。

正如印度詩聖泰戈爾所說的:「所有民族都有義務將自己民族的東西展示在世人面前。……要抱有偉大的胸懷,超越眼前的局部需要,自覺地承擔起把本國文化精神的碩果奉獻給世界。」這種文學創作的視野不只在歌德身上看得到,英國的莎士比亞、中國的胡適先生,以及後來日本的川端康成,無不是如此。

我會提到胡適先生,也是最近的事。去年為了將第一本書出版,幾乎窮盡畢生之力,其實受到胡適先生所著【四十自述】一書的啟發不少,胡適先生是一位近代的聖人、大師和愛國者。他的智慧卓越,胸襟開闊,興趣廣博。他曾說哲學是他的職業,文學是他的娛樂,政治是他的義務。

據與胡適先生十分接近的胡頌平先生說:胡適先生有天分與才氣,又努力;看書很快,記憶力又強,他沒有什麼消遣,讀書就是他唯一的消遣。因為白天忙,他常在夜深入靜時讀書,忘了睡眠。胡適先生的學生蔣復璁先生追憶他的老師說:「他的講演是有訓練的,所以他的聲浪,姿勢都有講究。」「他無論何事,都用心研究,全力以赴,決不馬虎。先總統蔣公說,現在中國的教育家是國家之寶,則胡適先生實是寶中之寶。」

胡適先生是中國新詩的開山祖師,他自己則戲稱為-新詩老祖宗。胡適先生與新詩,這其中自有著很大的因緣值得我們去探索;詩人余光中認為「胡適先生等人在新詩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歷史的,不是美學的。」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們不置可否,然而由經典文言文與中國古詩詞轉變為新詩,原本就非一易事。但我舉胡適先生的新詩一首,讓大家回想當時時空下的中國新詩是何種風貌:

夢與詩

都是平常經驗,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湧到夢中來,
變幻出多少新奇花樣!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語,
偶然碰著個詩人,
變幻出多少新奇詩句!

醉過才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或許能從中感受新舊時期的新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追逐夢想新詩的胡適先生,宛如歌德被西方文人推崇為現代歐洲的詩風。然而他們均有一特點足堪啟示我們,想要成為世界性的文豪,想要在世界文學中佔據一個難以撼動的立足點,就必須熱愛自己的鄉土或文化,必須植基於自己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尋求成長!

當年胡適先生的知名度享譽國際,確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學生傅斯年,還是臺灣大學最有名望的校長,足以想見他的影響力之大。

前立法委員胡秋原先生說胡適先生有三大貢獻:「一是白話文學之鼓吹,二是自由主義之堅持,三是科學方法與批評精神之提倡。」史學家兼外交家蔣廷黻博士說:「保守主義者忠於中國的過去,胡適先生則忠於中國的現在和未來。他要求現代和後代的中國人向前看,不要向後看。他希望中國人達到新的崇高成就,而不是自滿於古人已經做過的事情。因此,他的思想是啟示我們以新的更大的努力,去發展一個比過去更輝煌的中國文化。」

曾經擔任外交部長的王世杰博士說:「胡適先生是一個最進步的愛國主義者,他最關心政治問題,他的關心高於一般實際從事政治工作的人。但是他卻不願意做官或從事實際政治活動。他評論政治或參加政治工作,最富於責任心,也最有勇氣。恬淡不一定是偉大,恬淡而有極大的勇氣和責任心,才是偉大。」

胡適先生在中國現代學術方面,是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來研究中國學術的。他首先採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研究中國先秦哲學。他以讀大學時的論文為基礎,編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僅寫到先秦,但一生也沒有寫下卷。蔡元培讚揚胡適先生《中國哲學史大綱》的長處是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統的研究,稱其為「第一部新的哲學史」。馮友蘭多次肯定《中國哲學史大綱》,認為它表明「在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適先生創始之功,是不可埋沒的」

凡此種種有關後人對於胡適先生的評價,是全面性的讚譽。

當然啦!詩是最幸福最善良的心靈中最善良的瞬間的紀錄。

  詩,可以使世間至善至美的一切永垂不朽;真的,詩是神聖的東西。它自己就是知識的圓心,又是它的週邊;它包含一切科學,一切科學也必須溯源到它。它同時是一切其它思想體系的根和花朵。

藉由簡短數語,通古論今探索兩位代表東西方現代詩的領航者,哲人斯已遠,千載有餘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莎士比亞書店
    那些年,我們沒錢買書,都是從莎士比亞書店的租書圖書館借書看的。那是希微亞.畢奇在歐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號開的一家書店兼圖書館。在一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有那麼一個溫暖、愉悅的所在,冬天還有一個大壁爐,桌上、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櫥窗裡則陳列新書,牆上掛著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過世,有些還健在。照片都像是隨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過世的,看起來也覺得他們曾認真活過。
  • 老村長告訴我,她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善良的長輩,在以前大家忙著在外工作時,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會收全部落的衣服,並且還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讀國小時,每天穿「皮鞋」沿牛車路到學校,牛車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過兩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減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雖然農田主人好心的將田埂做得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個星期一是成衣市場的固定批發日,來自各地的小販帶著超級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較衣服品質的好、壞,價錢也在你來我往的喊價中降至合宜價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墜落時,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開始學習去接住他人,才是成為一個大人的必經歷程。
  • 做為一個大人,應該以我之名,為自己做決定;承擔責任;享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久違的自己重逢,感謝自己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堅持的夢想……
  • 我不是美食者,祇要合情趣的都吃,近在厝邊,遠處也有些常常思念的飲食料理的朋友,所以,兩肩擔一口,臺北通街走。但每次出門訪問,就多一次感慨,過去的古早味越來越少了。
  • 中華商場初建和繁盛時期,出現的各地小吃,都保持各自特殊的地方風味,其中涵隱著載不動的沉重鄉愁。這是近幾十年臺灣飲食發展,非常重要的轉折。
  •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 李歐梵: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