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系列介紹

「相聲」淺說三

漢霖說唱藝術 定芬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承前:對「相聲」有個輪廓上的認識之後,以下來談談它的分類;究竟「相聲」都有哪些類別,又怎麼個分法呢?﹚

﹙二﹚、從體裁內容上來分:

1. 敘事體:等於是要將擬人、論事、描物、繪景都用第三人稱的方式整個用語言藝術敘述出來,好像是一個人就得唱一台大戲一般的完整。

2. 代言體:就是演員進入本身所扮演的角色裡面「現身說法」的講相聲,有時是一個角色演到底,有時要變換角色,這就需要真功夫的演技了。

3. 評論體:演員經由假設或自擬情境,對某些社會現象進行諷刺性的評論,但要避免在某些特定地區談及敏感跟辛辣性的問題,或是可能會招惹觀眾不良反映的議題。

4. 爭辯體:雙方演員各抒己見,互相辯難;有時吹毛求疵,有時強詞奪理,就從這些似是而非的詭辯當中得到戲劇效果,並呈現相聲主題。

5. 摹擬體:因為要模仿人物或事物,所以旨在唯妙唯肖,活靈活現,學誰像誰的要求;通常模仿的主題愈難,相聲演員口技跟演技的要求就愈多。

6. 韻唱體:韻唱在相聲中的表現其實是不可缺的,通常都是連說帶唱,有韻文也有散文,甚至於新詩朗誦、流行歌曲、廣告口號無不夾雜其中,讓相聲豐富精采有趣。

7. 藝文體:所謂藝文體是含有詩、書、琴、畫、棋、燈謎、酒令等等中華文化藝術在內的比較亞志的相聲內容,這有擴大社教效益和文化傳承的積極意義。

以上這七種體裁內容,通常在一個完整演出的段子中,都是交互運用、不拘一格、融會貫通;就像〈關公戰秦瓊〉的相聲名段就是敘事、代言、摹擬、韻唱的「綜合體」,呈現出來是非常精采的。

至於相聲裡邊一般人最為知曉的「說、學、逗、唱」,則是屬於相聲表演的範疇,這些不同於戲劇表演的基本觀念、技巧跟技術,就留待下回分解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快板」包括了數來寶,也含有順口溜﹙稱為小快板﹚,以及各種快板書﹙鐵板快書、竹板快書、連珠快書等﹚。望文生義,所謂「快板」二字當是以快取勝,所以「快板」的構成條件是…
  • 快板書除了鐵板快書之外,還有竹板快書、連珠快書…十幾個種類以上的表演藝術,我們只好舉其大者在以下作簡單的介紹。「竹板快書」它又叫天津快書,原先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為主的,可到了近代,兩岸都以普通話來表演了;而它的內容呢,一般都是選擇詼諧風趣並具有諷刺性質的故事情節為主,雖然它也有表達英雄俠義的故事的時候,但是應用的語彙跟詞藻可都比「鐵板快書」要溫婉多了。至於表演的技巧則是大致相同的,特別處則是使用竹板來做節拍伴奏,這門藝術很是普及並且受人歡迎,就算現代,聆賞過的人還是很多。
  • 相聲是說唱藝術中屬於「說」的兩個項目之一,另一個項目是說「評書」,不過相聲跟評書比起來,可說是到處開枝散葉、大發利市、廣為流傳的多。次外,相聲雖然有說有唱,所謂唱作俱佳,不過主要形式是「說」。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