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基金 媽媽理財撇步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在這充滿感恩的母親節,知不知道媽媽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根據內政部調查,媽媽們最擔心的是小孩教養求學(佔37% )及財務問題(佔35.3% ),顯見除了兒女教養之外,新時代的媽媽很關心財務規劃,理財專家建議,媽媽們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達到資產增值目標,其中購買基金是較適合的理財方式,另外,建構完善的保險規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據內政部國民生活狀況調查進一步的分析,30至49歲的媽媽有近5成最擔心「小孩教養及求學問題」;50至64歲有3成4最擔心「財務問題」;65歲以上則擔心「健康問題」及「自己養老問題」。

瑞士瑞泰人壽總經理包道霖建議,如果子女已有賺錢能力,不妨幫媽媽購買投資型保單,設立1個退休金帳戶,逢年過節隨時投入1筆禮金孝敬媽媽,以加快媽媽的退休準備金累積速度,等媽媽退休時,原來所投保的投資型保單就可以彈性運用,並且可配合退休時1次領回或分次領取,讓媽媽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至於共同基金複利增值效果也是不錯的選擇,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共同基金的波動風險較股票為低,有利於做為中長期型投資標的,媽媽們可依據自己對風險忍受的屬性,進行共同基金的理財規劃,例如年輕媽媽可用定時定額方式,投資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子女獨立後的銀髮族媽媽可增加債券型基金投資比重等。

投資 定期定額不可少

在各項投資工具中,媽媽們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呢?投顧業者建議,辛苦的媽媽們,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共同基金,漸進地累積人生各階段的預備金,同時透過資產配置的觀念進行理財,讓自己的財富不要因為聽信耳語、明牌,迷失股海之中,或把資金「呆」在銀行定存,失去增值的契機。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新婚的未來媽媽,需要儘量節制消費行為,並且善用海外共同基金投資規劃;年輕的準媽媽,因為年紀還輕,投資期限與風險承受度較高,所以全球新興市場、拉丁美洲或東歐股票型基金都是中長期定期定額標的,以掌握新興市場爆發的潛力。

子女尚未獨立的築巢期媽媽,經濟狀況開始步入穩定,但同時也有子女教育基金等許多經濟壓力出現,可以保守中略帶積極的方式投資,一方面藉由具備世界各國企業成長性的全球股票型基金,累積子女未來教育經費,另一方面透過海外債券型基金,平衡股市的風險,並且獲取每月定期配息的機會。

準備安享晚年的銀髮族媽媽,雖然養育子女的負擔漸漸減輕,但是醫療支出可能逐漸增加,再加上收入來源銳減,此時的投資風險承受度也大幅降低,可選擇波動風險較低、具備穩定配息收益空間、又可望抵抗通貨膨脹侵蝕獲利的海外債券型基金。

另外,富蘭克林投顧建議更辛苦的單親媽媽,理財首重風險偏低與報酬穩健的原則,利用多元佈局,建議可以留下總資產30%的現金,做為緊急支出並購買保險,讓生活無後顧之憂;剩下的資金再選擇中長期投資,以績效穩健突出的全球型股票基金,及波動風險偏低、報酬穩健、有穩定配息的海外債券型基金為主,期望資金獲取穩中求富契機。

保險 多份保障「財」靈活

由於投資型保單兼具保障及理財的功能,壽險業者建議媽媽們,可利用投資型保險靈活調整保額保費的特性,規劃個人壽險保障及理財金額,再搭配醫療險及意外險附約,建構完整的醫療及保險保障。

英國保誠人壽資深副總經理張鎮坤表示,投資型保單的特色是,一旦家中發生經濟來源中斷的情況,投資型保險可申請保費緩繳期,以渡過眼前的難關,只要當時的保單帳戶價值足以支付保單維持成本,仍然可繼續享有壽險保障,讓保險不至於在最需要的時候缺席。

至於為使保單不因任何狀況發生而中斷保險效力,保誠人壽建議媽媽們,除了檢視保險內容外,還需附加「豁免保費」附約,在附約有效期間內,要保人因疾病或意外傷害事故造成二、三級殘廢或失能者,可豁免以後各期主、附約保險費,並且保障依然有效。

ING安泰人壽指出,不論是家庭主婦或上班族媽媽,癌症險、住院醫療險是必備的基礎醫療險,保障包括罹癌保險金、住院期間病房費用、出院療養金、等給付。南山人壽則表示,在台灣媽媽也是家庭經濟支柱之一,因此,建議可利用終身壽險搭配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意外險,使保障更完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小富由儉 積砂成塔
評析中共調整外匯政策的動機效果
享受理財 中國信託咖啡銀行開幕
理財首重風險評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