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工研院:獲美NBIA大獎 是肯定台灣活力創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十八日電)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天舉辦「台灣產業育成之未來趨勢」論壇,描繪台灣育成事業願景。院長李鍾熙致詞指出,工研院育成中心已催生140家新企業,培養65位CEO,對台灣產業轉型至創新取向挹注力量。2日育成中心獲美NBIA大獎,不僅肯定工研院,更是對台灣活力企業創業的肯定。

工研院2日榮獲美國企業育成協會(NationalBusiness Incubation Association, NBIA)「年度最佳育成中心」(Randall M. Whaley Incubator of theYear)獎的世界級榮耀,將其十年來培育新創事業的成就推上高峰,成為全球育成界典範,今天特別舉辦午餐論壇,分享其出色的產業育成經驗,並期許從工研院畢業的廠商成為百年企業。

李鍾熙指出,工研院育成中心榮獲NBIA大獎,不僅是對工研院豐沛研發能量與專業育成服務十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台灣活力企業創業的肯定。

工研院協理許友耕指出,創業育成中心1996年開辦以來,績效相當可觀,累計有254家廠商、3900人進駐,廠商投入研發及事業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470億元。工研院除在新竹、台北南港軟體園區及台南創新園區提供育成服務外,去年更在北美成立育成中心,全方位協助矽谷有心創業的科技人運用台灣優勢,成為進軍亞洲的跳板。

這場論壇由許友耕主持,與談人還有矽谷知名創業家、同時也是智融創新公司的董事長陳五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工研院成功培育的新創企業代表,包括群聯電子總經理潘建成、旺玖科技董事長張景棠等人,共同就工研院育成經驗、創業者的角色、政府相關政策和新創企業策略等層面進行討論。

賴杉桂表示,完整的育成平台、資金與網絡支援、學校與產學合作,是企業育成的三根要柱;政府在育成企業的角色,即在健全創業環境與活動。陳五福以其在矽谷創業之經驗發表看法認為,育成機構不在數量多寡,而應著重價值提供;工研院正可提供國內傳統產業最佳的技術支持。潘建成期望未來培育新事業,更應重視培養人才。張景棠則推崇工研院獲NBIA大獎實至名歸。

今年也是工研院育成中心成立十周年,李鍾熙頒贈桂冠葉給曾經育成過的廠商,象徵這些育成廠商至園區開花結果,並期許它們以成為百年優質企業為目標。賴杉桂也頒贈紀念品給育成中心歷任主管,包括前技服中心主任邱紹成、創新公司副總張清俊及協理吳紹楨、前技轉中心經理王文賢、許仁杰和現任技轉中心經理林伯恆,感謝其付出與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