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我看《大紀元時報》的切身感受

梁松

標籤:

【大紀元5月6日訊】編輯閣下:

頭一次從中國大陸來溫哥華探訪,有機會看到《大紀元時報》,今跟您談點切身感受。

常言說「文為其人」,《大紀元時報》就像一位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的勇士,不畏強權,揭露時弊。當讀到廣西省「文革」時期人吃人、蘇家屯現在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報導之後,彷彿看到當年納粹罪行的再現,進而對暴戾恣雎、慘殺無辜的劊子手為其元兇投以切齒的詛咒和刻骨的仇恨。

《大紀元時報》又像一名舉止端莊、俠骨柔腸的淑女,瀏覽一下版面,便有春色撩人之感。每一期都精選世界發生的鮮活新聞、刊載古今中外的風雲人物、介紹實用性的科學新知和趣味性的影視信息,但沒有連篇累牘的追星炒作。當台灣李安執導的新片《斷背山》榮獲78屆奧斯卡大獎時,眾多媒體蜂擁而上,圖文並茂、爭相捧場。然而,《大紀元時報》卻安如盤石,冷若冰霜。3月9日,刊發了著外學者曹長青撰寫的評論《斷背山》和李安的反道德,痛下針砭的指出,這部影片是以西部牛仔的同性戀為「賣點「,沒有任何經典作品中那種高揚道德昇華心靈的東西。通讀過後,我像頂著烈日,走進蒸蘢似的沙漠腹地,忽地遇見一泓甘冽清泉、舒心暢飲、盡情裸浴。

我讚賞貴不卑不亢、不媚不俗的風骨,敬佩采編獨樹一幟的高尚風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大紀元時報》也是這樣。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遵照「誠實可信」的辦報宗旨,希望貴報留下的所有白紙黑字,均能經得歷史的嚴峻考驗,且能盡量減少廣大讀者對真實性引發質疑。例如化名退黨和電話退黨,這一極為敏感的問題,只有具備了無隙可乘的考證依據,方能富有說服力和戰鬥力。

文貴含蓄、忌諱直露。筆戰更應尊崇藝術,講究韜略。我建議貴報在采編時,先把感情色彩隱蔽一下,多讓典型事例說話,多請證人現身說法,少用貶抑的修飾詞語,少發偏激的空泛言論,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迪,受到教育。

貴報在「《人民日報》反人民」(10)一文中引用了一個老人「酷愛」黨、「渴求」黨的範例:「中共十六大召開前夕102歲的丁玉珍入黨」(《人民日報》2002年11月18日)。

面對這名氣息奄奄、啼笑皆非的老嫗,貴報的作者仲石才說:「看到這裡,人們不禁要問,在其生命的漫長歲月裡,在中共統治的50多年裡,這位老人幹什麼去了?為什麼她身體健康、神志清醒的時候不申請入黨,而當其行將就木之際,卻偏偏要這張黨票呢?是不是一個老人快要進棺材了想找點陪葬品,而選來選去選中了中國共產黨呢?」(2006年3月29日《大紀元時報》)

這段分析既中肯、幽默,又深入淺出。作者儘管沒有聲色俱厲、咄咄逼人,但卻柔中有剛、一語破的,宛為一位面帶笑容、手晃拂塵的老道,剝著美女層層鮮艷、華貴的外衣,圖窮匕見,露出了魔鬼猙獰的面目和邪惡的本性。

采、編、校公務繁瑣,但要慎斟酌、細推敲,稍一走神兒,便出紕漏。在「《人民日報》反人民」(6)(《大紀元時報》透視《人民日報》之三)這篇文章裡,右圖錯寫成左圖;圖中的數字也有誤,4353斤錯寫成4354斤;36900斤應該是36956.5斤;文中提到的「一個有名聲的作家」,理應直呼其名「康濯」。

另外,貴報將「奧斯卡」一連兩處誤寫成「奧迪卡「(3月7日1版);「頭懸樑,錐刺骨」(3月16日5版),一別一錯,應該是「頭懸樑,錐刺股」。

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企盼《大紀元時報》發揚光大,提高全球的知名度,增強全球的公信力。

此呈 大紀元郭軍總編輯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讀者來信:水患慘重  媒體坐視不報導
【讀者來信】良知和利益之間的選擇
讀者來信:真善忍畫展觀感
讀者來信:現代畫廊裏的真善忍傳統美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