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鐵軍幸存將領對張靈甫將軍的回憶(1)

------張靈甫壯烈千秋

林偉年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6月11日訊】

矢志救國投筆從戎

張靈甫將軍名鍾麟,字靈甫,陝西省長安人,民前九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生。民國十二年畢業於長安中學,返里任教,旋考入北京大學深造,因內憂外患,國步艱難,矢志救國,乃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十五年十月畢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師見習官、排長,馬回嶺之役身先士卒,右腿受傷,因功升任連長。

十八年冬,參加討伐唐生智之役,右臂負傷。升任陸軍第一師獨立旅第二團第三營營長。二十一年冬,升第一團團長。二十六年秋,淞滬之役,任陸軍第七十四軍五十一師一五三旅三○五團團長。二十七年九月,升旅長。二十八年三月,率部馳援高安,腿部受傷,六月任陸軍五十一師步兵指揮官。二十九年冬,升陸軍七十四軍五十八師副師長。三十年冬,升任師長。三十二年冬參加抗日常德會戰,獲頒四等雲麾勳章。三十三年八月,參加常衡會戰立功,獲三等寶鼎勳章,升陸軍第七十四軍副軍長,入陸軍大學將官班第二期受訓。抗戰勝利後三十五年四月,升陸軍七十四軍軍長,兼首都警備司令。國軍整編,任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卅五年八月,率部至蘇北剿共,克復重鎮淮陰、淮安,再克漣水;十二月,獲頒三等雲麾勳章。

黃沙滾滾殺聲震天

三十六年張靈甫率部進攻山東沂蒙山區,隸屬第一兵團(司令官湯恩伯)第一縱隊(司令李天霞),三十六年五月十二日,由山東中部垛庄進趨坦埠,初期進展順利,俘獲頗多,正當坦埠在望之際,突奉令轉進,退守垛庄與坦埠之間的孟良崮。

孟良崮是一處東西連綿十數里的石頭山,亂石遍佈,怪岩錯落,既無村舍,亦無樹木,缺乏水源。匪軍迅即調集八個縱隊(軍)四面圍攻,戰況激烈,雙方傷亡慘重,我軍缺彈藥糧水,枵腹征戰,所用水冷式重機槍因缺水無法發射(初以人尿代替後來尿亦無出),空軍雖空投彈藥、大餅饅頭及茶水,因山陡多落敵區。在萬般困難狀況下,浴血苦鬥,黃沙滾滾,殺聲震天,至十六日中午匪軍己接近軍指揮所附近,張將軍毅然寫下遺書:「十餘萬之匪,向我圍攻數日,今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決與仁傑(副軍長蔡仁傑)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領袖,下對部屬袍澤。老父來京,未克親侍,希菩待之,幼子希善撫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三十六年五月十六日靈甫絕筆。」遺書先交隨從楊少校突圍帶出(此一遺書原件現藏鳳山陸軍官校校史館)。苦戰至十六日下午三時,張將軍即與副軍長蔡仁傑、師長盧醒等六將領從容持槍自戕殉國。

孟良崮作戰那幾天,都是麗日晴空,但當張將軍成仁之時,天象大變,孟良崮上空,突然烏雲掩蓋,天昏地暗,打雷閃電,狂風呼號,飛沙走石,暴雨、冰雹傾盆而下,張將軍的英勇壯烈,竟使天怒人怨,風雲變色,草木凄悲。往後國軍克復孟良崮,搜尋忠骸,只見五位將領陳屍原地,惟獨張將軍的忠骸搜遍山岩洞穴,都未發現。後來據匪軍俘虜及附近居民口供,曾見匪軍用白布覆上張將軍的忠骸,用門板抬到戰場後面名叫桃花峪的地方.

張將軍體格魁梧,有威武雄風,國學基礎深厚,能寫一手鋼筆好字。抗戰時腳部負傷,日常行動多借助拐杖,部屬都稱他為「拐公」。他不論視察部隊或行軍作戰,那枝形似日本軍刀的手杖、吉甫車和在南京受降時日軍將領送給他的東洋馬,三件寶貝,總是隨行。他的右前額留了一綹稀疏的長髮,似希特勒式的髮型,每於行止言談間,常常無意的用右手去一再捺撥,這獨特的形象,流傳軍中,成了部屬的口碑。

親臨北線指示戎機

張將軍愛讀三國,崇拜關雲長,喜收集關雲長的文墨圖像及著述,家居行陣,常供奉關公提刀立像,對部屬訓話、閑談聊天,最喜講述關公的故事,鉅細無遺,娓娓動人。他熱愛宣揚關公的忠義仁勇,教誨部屬,也塑造了自我,終於有了孟良崮驚天動地的壯烈義行。他的副軍長、師長及眾多的負傷官兵打到精疲力盡時都自殺成仁,自是深受他的薰陶和精神感召所致。

三十六年元旦,張將軍駐防蘇北淮陰地區,清晨突然從村莊外傳來槍馨,自遠而近,由疏而密,部隊迅即進入陣地備戰後,槍磐才停止。後來在慶祝元旦典禮中,他宣佈這是戰備測驗,訓練就是作戰,務要求真求實,對突發事件尤須臨機應變。他在每次作戰之前,多集合幹部講話,常說作戰要步步求生,決心時時可死,必須和敵人拚到底,革命軍人,不成功便成仁,因此要保留一顆子彈做成仁彈,要有必死的決心,才能打敗敵人。

魯南郯城戰役,當部隊展開向前攻擊時,他騎著深棕色的東洋馬,突然到達第一線營指揮所附近,挺立在土堤上,郯城附近一片平疇,目標明顯,一時敵彈如雨,他鎮定如常,了無懼意,官兵見張將軍親臨火線,自是士氣高昂奮勇向前,但為怕他遭受意外,紛紛勸說請回,並保證一定可以攻下郯城,他才慢慢離去。類似這種親臨前線,每當戰況激烈時,他都常會突然出現,視察戰況,指示戎機,激勵部屬。

愛護部屬解衣推食

最令筆者終身難忘的是在孟良崮激戰時,他召集程鏡波和我等三人到軍指揮所指示機宜,並談及古代孟良教戰,他認為孟良這名字,與我們今天作戰地名相同,極富有紀念意義。這時適有衛士送上一罐鳳梨給他吃,他即強要我們一起吃那幾片鳳梨,喝一口汁,我們已兩日未食未飲,一_一汁,何異珍餚瓊漿,但我們三人同聲婉拒,他仍強要我們共飲,我等不得不受領。他平素愛護部屬,解衣推食,令人感德效命,衷心敬仰。

張將軍殉國後,政府為表彰忠烈,特將山東省沂水縣改名為靈甫縣,把英國送給中國的一艘驅逐艦命名為靈甫號,以彰忠烈。

原載<博訊>—析世鑒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抗戰史實大揭密---中華名將張靈甫(15)
抗戰史實大揭密---中華名將張靈甫(16)
抗戰史實大揭密---中華名將張靈甫(17)
抗戰史實大揭密---中華名將張靈甫(1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