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難民政策分歧依舊

反恐促加人重新審視多元文化政策

加總理再次發誓加拿大不會成為恐怖分子溫床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綜合編譯報導)美國和加拿大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境,同時兩者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移民國家。

加拿大去年接收了26萬2千移民,美國批准了110萬移民。從人均接納移民數額上看,加拿大比美國高出許多,因為加拿大人口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美國每年有移民限額,而加拿大的名額有一定的靈活性。

在多倫多,有一半人口是移民。東邊是伴有東方鼓點,芬芳香料和優雅沙麗裙的小印度區,而在西邊,當意大利出現在世界盃足球賽上時,到處就成為綠白紅色相間的意大利國旗的海洋。幾處中國城的路邊停滿了汽車。鮮魚,蘑菇,青菜隨處可見。在猶太人社區,有希伯來語法庭處理宗教問題,而加拿大的穆斯林2年前曾試圖建立類似的處理家庭和民事問題的法庭,但未成功。

911之後,美國對加國寬鬆的移民和難民政策頗有微詞,因為不少美國人認為一些恐怖分子是從加拿大進入美國的。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彼得金(Peter T. King)認為加拿大的移民和政治難民政策太寬鬆,導致有著與加拿大名譽不相稱的恐怖分子的存在。加拿大政府一直以來在努力說服美國政府和立法者,加拿大寬鬆的移民和難民政策不會成為恐怖分子的溫床。

今年6月初,加拿大逮捕了17名加拿大穆斯林恐怖分子,他們計劃炸毀政府大樓,綁架政治家為人質並要砍下加拿大總理的頭,而恐怖分子的嫌疑犯就分散生活在安大略省的南部。

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19日聯合國世界城市論壇上辯論到:「加拿大的多樣性是對恐怖主義的最好抵制。因為恐怖分子憎恨像我們這樣開放,多元和民主的社會,他們希望一個封閉,均一和獨裁的社會。」

加拿大認為其移民法的嚴格性不低於美國。去年加國阻止了5400名尋求入境的無証遊客。加拿大比美國接收更多的技術移民,美國更願意提供與僱用有關的臨時工計劃。

美加最大分歧在於如何處理避難申請者:美國禁止難民在初期工作6個月,加拿大允許找不到工作的難民申請者享受社會福利,同時加拿大不輕易拘留他們,除非他們對社會產生威脅。911後,加拿大接收了16萬1千名避難尋求者。

鑒於美國的壓力和加拿大反恐的需要,一些加拿大人開始重新審視他們曾長期引以自豪的多元文化政策。

從70年代特魯多(Pierre Trudeau)總理執政後,加拿大描繪自己的移民政策不是美國式的「熔爐」,而是可以保持自己文化的特點的「調色板」。不過近年來反對多元文化政策的聲音似乎有抬頭趨勢,尤其是因為擔心恐怖分子可能利用多元文化作為幌子來擴展生存空間。

溫哥華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移民分析家克羅克特(Martin Collacott)責怪政治家們鼓勵人們「根據自己的種族背景考慮他們自己,以便組織投票集團。。。鼓勵人們與母國保持連結,而這也連結著往日的傷痕和憎恨。」比如,1985年,一個加拿大錫克教徒炸毀了印度客機,殺死了329人,目的是對印度軍隊襲擊印度的錫克族金殿進行報復。克羅克特說,就連特魯多總理在2000年去世前也抱怨本來是慶祝加拿大整合成新的社會的活動變成了人們慶祝各自母國的活動。

在加拿大歷史上,最著名的多元文化批評人士是麥克羅伯特(Kenneth McRoberts),比松達斯(Neil Bissoondath),斯多夫曼(Daniel Stoffman)和畢比(Reginald Bibby)。在90年代中期,部分當時的改革黨(Reform Party)(現已與其它黨派合併)黨員對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持反對態度。此外,以法語為主的魁北克起初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反對多元文化的,因為他們擔心倡導多元文化會使講法語的加拿大人淪為一個族裔而已,而非他們想要爭取的與講英語加拿大人平起平坐的加國創始人地位。不過後來隨著加拿大聯邦政府明確確立魁北克的獨特地位和日益增多的來到魁北克的移民,魁北克才改變了反對多元文化的態度,採取了一個與聯邦多元文化政策相類似的「族群文化」政策(interculturalism policy)。這個政策在允許保留各自族裔文化特點的基礎上,要求移民同化到同一種語言上--法語。近來的反對聲浪主要是在反恐的大環境下民間對多元文化的反思,而哈珀政府則否定有關多元化導致加拿大滋生恐怖份子的說法。

資料來源:華盛頓時報;維基百科;(加拿大)烏克蘭人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澳社團應邀表演 法輪功團體受歡迎
原民公務員指職訓講師對原民認識不深?
新竹觀光旅展開幕 非洲特技舞蹈揭序幕
首屆客家新聞獎出爐  見證台灣多元文化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