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兩大報談六四17週年

標籤:

【大紀元6月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6年6月4日香港報導)今年是六四事件17週年,香港明報和南華早報發表社論,紀念和評論這個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

中文的明報和英文的南華早報是香港重要報紙,在亞洲都有相當的影響。兩家報紙星期天發表社論,紀念六四17週年。

1989年六四,中國軍隊用武力鎮壓了參加天安門民主運動的市民和學生,導致大量的傷亡。中國政府先說這是反革命暴亂,後來說是動亂,再後來改為政治風波,史稱六四事件。

*明報:盼領導層鼓起勇氣合理解決*

明報六四社論題目是:應以人道精神,調理六四創傷。社論說,雖然中共領導層期盼六四事件儘快走入歷史,但因六四真相未明,17年前參與其中的許多內地公民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六四事件中的死難者家屬和受傷者,所受到的種種精神、肉體損傷,未能得到當局應有的重視和賠償;六四事件仍然對中國社會有著巨大的政治道德影響力,仍然是中共領導層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政治問題。

社論說,希望中共領導層“鼓起勇氣,拿出智慧”,“公開、公正、合理地尋求六四事件的遺留問題的解決方式”。社論說,六四事件是誰也繞不過去的坎,完全可能成為實現和建立和諧社會的積極因素,並且對解決台灣問題,實現香港社會的和諧,產生同樣的正面影響。

*南華早報:應紀念也應前進*

南華早報的社論題目是:我們不能忘記六四,但我們必須朝前走。社論說,我們看中國,應考慮到17年來它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央政府如能軟化六四立場,當然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但那些敢於公開討論六四鎮壓的人,仍然會受到懲罰。

社論說,香港每年舉行的六四燭光會,是考驗展示香港自由和一國兩制的試金石,是基本法賦予香港市民的自由表達權利。社論說,因此來說,在香港繼續紀念六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17年前發生的事件,不應成為我們觀察大陸的固定思維方式。我們應該承認事物的發展,再朝前進發。

六四後17年來,香港每到六四這一天,都要舉行燭光悼念會,每次都有幾萬人參加,是世界上出席悼念六四集會的人數最多的地方。1990年的燭光晚會,有25萬人參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六四17週年祭】施化:為何專制依舊堅挺?
巴黎人權廣場舉行「勿忘六四」活動
香港四萬民眾參加六四燭光悼念會
【翻牆必看】實拍大陸實體店的空空蕩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