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網路地圖洩漏軍事機密嗎

人氣 9
標籤: , ,

【大紀元7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景和編譯)網路地圖服務的業者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都卯盡全力,要提供最精確、最即時的線上地圖,讓原本商用的地圖已經逼近軍用的地圖了。有許多國家的政府已不再採用放任不理的態度了。

Newsfactor.com網站報導,目前提供免費的衛星與空照圖片服務的網站,除了Google Earth和Google Maps之外,還有微軟的Virtual Earth 和Yahoo Maps。這些網站為了要贏過對手、占有市場,所推出地圖的解析度已經到了令軍方吃驚地步了︰它可以從300哩高空下拍得地面約0.6公尺寬的物體了。這不禁讓人懷疑它是否會洩漏軍事機密。

助紂為虐?

對此表示擔心有印度、南韓、澳洲、泰國、英國、荷蘭、和以色列的國安官員。他們擔心Google Earth所提供的地圖服務,恰恰給了恐怖份子或敵對國家行惡的輔助工具。

例如在2005 年,印度總理A.P.J. Abdul Kalam 就展示了從網路擷取到的一些印度敏感地區的衛星空照圖。他提出警告中有Google Earth和其它「公開情報」對於開發中國家所造成的危害。印度與鄰國巴基斯坦衝突多年,也是被恐怖份子鎖定攻擊的主要地區之一,印度認為這種地圖服務大大地幫助敵人鎖定要攻擊的目標。

去年,在澳洲雪梨 Lucas 高地的核電廠員工也抱怨Google Earth 助長了恐怖份子據此來攻擊核電廠的可能性。

南韓的政府官員也抱怨說,把南韓大統領府青瓦台的空照圖片公開,就像在給北韓提供行惡的工具。雖然它已經觸犯了南韓的國安法,但是南韓對於外國公司卻也無法約束。

科技無法走回頭路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網路地圖是科技的進程,大家對它會洩漏軍機過度擔心,其實它已經是一條無法回頭的不歸路。

全球安全網站(GlobalSecurity.org)的總裁John Pike 表示︰這些衛星空照圖片都是可以循公開管道正式取得,而且從軍事角度來看,它其實沒有太多價值,要鎖定攻擊的目標也可以藉助地面或飛翔的工具。在利弊得失權衡之下,它對自由國家安全的危害是很低的。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下對它設限,等於是在開倒車。

不過,Pike也表示,像北韓這些專制極權的國家,會對於Google Earth設限,是因為當權者對流入公共領域的資訊都很在乎,如果容易從網路取得地圖,就等於披掛的盔甲有了裂縫,減弱了控制人民的效果了。

延緩公布圖片

有人會質疑,Google Earth或其它類似的公司是否會把圖片提供給任何買主,包括「蓋達」恐怖組織?

有些人,像是John Pike,就認為衛星空照圖不是重點,恐怖份子要鎖定紐約世貿中心,根本不要空照地圖。而CDI的Hitchens則認為,恐怖份子還是可以利用它來結合其它資訊,獲取有用的資訊。

而圖片是否有用,可以用折衷的辦法︰按圖片的年齡來區分。也就是說,商業衛星空照圖片要到互聯網上,不能夠是用最即時的。

Google 的一家主要的空照圖片供應商DigitalGlobe 所有圖片都有 24小時的滯延期,而他們交付給Google 的圖片則至少有一個月的滯延期。

Google Earth或Google Maps的一些圖片,實際上是好幾年前拍攝的。所以一些有時效性的圖片,像是部隊調動的圖片只能當歷史鏡頭來看,對於想藉此研判軍情的可能會被誤導。

不過對澳洲Lucas高地的核電廠員工來說,Google Earth 公布他們兩年前的空照圖,雖非現狀,但是依舊能造成很大的威脅。

迴避敏感地區

其實,這些衛星空照圖片供應商對於所謂敏感地區是否要迴避,並沒有明確的指導方針。

DigitalGlobe公司沒有刻意迴避什麼,Herring 說︰「如果它是一個軍事機密,我們也不知道」。不過,如果他們認識到敏感地區,像是伊拉克、阿富汗,就會特別監視,避免留下軍隊駐地等敏感圖片。
不過,美國政府有權審核這些圖片。

GeoEye 公司的Brender 說,在NOAA(國家海洋暨太空管理局)核准下,「我們可以任意拍照世界各地,而政府有否決權,可隨時切斷其商業用途。」也就是當衛星要拍照到某些敏感地區時,把拍照視窗關閉,或稱呼為「快門控制」(shutter control)。

但是,美國政府從未對GeoEye動用這項「快門控制」的權力,反而是採用自由市場的機制。譬如在2001年秋季的阿富汗戰事中,五角大廈向GeoEye買斷了三個月內的所有阿富汗圖片授權,直到2002年1月才又恢復為允許商業使用。

Google 的衛星圖以「不加修改」而稱譽於互聯網。如果網民在Google Earth 看到有斑點的圖片時,那就是拍照時就有了斑點。

不過,至少有一個公司會設法逃避 Google Earth︰谷歌自己。

在俄勒岡州達拉斯哥倫比亞河岸,谷歌公司有幾棟即將完工的大樓,它是為了保持谷歌未來幾年在互聯網上領先地位而建造的。但是,如果你用Google Earth 找尋哥倫比亞河岸,你只會看到一些未開發的土地而已。

解析度令人吃驚

對於衛星圖片的解析度,美國政府是採取開放的態度。GeoEye公司的 Brender 說︰「政府可以採行『快門控制』,可是我很驚喜的是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全球安全網站的Pike也說,在阿富汗、伊拉克戰事中,美國政府並未啟用「快門控制」。

Google的高階主管相信美國政府是經過權衡利弊得失後,才採取這種開放的政策。

這種放任的態度也促使線上空照圖不屬於軍事等級,所以不致洩漏軍方獨有的軍機。

過去,美國軍事衛星所提供的空照圖,被認為是最即時、解析度也最高的。但是,這項優勢也逐漸失去了。DigitalGlobe 可以從300 哩的高空,拍得地面 0.6 米寬的物體。 其他衛星圖片公司,像 GeoEye 或ImageSat International 也可以拍到地面 0.7 米到 1 米寬的物體。

GeoEye在2007年2月啟用的下一代衛星,則可以拍到地面 0.41 米寬的物體。 微軟的Virtual Earth 甚至可以拍得地面0.15米或 6 吋的物體。

創新競賽難以阻止

因此,有些人認為政府被迫要設定空照地圖解析度的界線,否則隨著解析度更高、更新頻率更密集,就能放任一個凌駕軍方地圖系統的產生。

CDI 的Hitchens 則認為,軍方應設法保持領先的地位,政府設限只能管制國內廠商,無法阻止國外廠商的技術成長。

這種科技的競賽,不單是技術本身,還包括參與此技術的廠商數量。目前已經有13個國家有空照的衛星,如美國、歐洲、中國、俄國、烏克蘭、日本和印度等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蒙特內哥羅加入聯合國  南斯拉夫變歷史名詞
路易威登控告Google刊登仿冒品廣告獲勝訴
【  台灣觀點 】搜尋伊於胡底?─—談Google的中國困境
聚焦近期古狗(Google)熱點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