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常加班意味健康透支甚至猝死?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光華2006年8月10日北京報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加班這兩個字對很多人來說很熟悉,但並不一定意味著漲工資,而意味著健康透支,甚至勞累過度導致猝死。

中國的[大河網]近日報導,現在最流行的短信是:“人世間痛苦的事,莫過於上班。比上班痛苦的,莫過於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痛苦的,莫過於加班。”嘹望東方週刊報導,中國人體健康促進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每年至少有百萬人因為“過勞死”去世。報導指出,儘管這個數字還存在一些質疑,但是工作壓力確實成為高懸於轉型期中國人頭上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動力的基礎與前提,另一方面,它壓抑和改變著人的本性,甚至威脅著人的生命。

*社會快速轉型期出現“失范”*

接受嘹望東方週刊採訪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迎生表示,中國目前正處於在社會快速轉型的時期,從一定意義上講,社會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失范”,導致包括“工作壓力猝死”現象在內的各種負面情況的加劇。他還表示,在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中,企業經營者和普通員工的壓力都加大了,經營者面臨著提高效益,開拓市場的壓力,普通員工面臨著失業的壓力。他指出,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也是“工作壓力猝死現象”頻繁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嘹望東方週刊引述愛康公司的調查顯示,30到50歲的知識型中青年目前是“過勞死”的高發人群,尤其是城市高知識,高技能人群。他們大多工作時間過長,對自身的期許很高,往往是單位裡的骨幹,正處在一生中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因此許多人將自己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到工作中,認為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包括疾病和勞累。臨床研究表明,這些中青年人已經成為心臟病猝死的高危人群,但他們對這一病症的預防,重視程度仍然有限。

*健康透支十大行業*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等機構近日公佈“健康透支十大行業”社會調查結果顯示,IT人員和企業高管這兩個人群的身體透支現象最為嚴重,其餘依次是媒體記者、證券、保險、出租車司機、交警、銷售、律師和教師等行業。

中國英才網聯副總裁冷明表示,在IT行業,也就是信息技術行業,員工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生活習慣,比如注意人和電腦之間的距離,看電腦的時間以及經常鍛練身體。另外,公司也要考慮有沒有必要過度加班。他認為很多加班是沒有用的,並沒有被真正的有效勞動佔據。

他指出,中國到上世紀90年代以後才有了完全的市場化味道,企業人才職業化進程目前還處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因為中國起步比較晚,基礎比較差,所以這種加班文化有利於促進職業化的進程。但是這種文化不能成為長期的習慣,相反社會應該在這個方面加以改善,儘量減少發生“過勞死”的情況。

冷明說:“如果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應該在立法和規範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企業方面呢,在工作環境和員工教育方面多下一些工夫。對於員工本人呢,當然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

*體力勞動者也超時工作*

現在中國超時加班的並不只限於腦力勞動者。[大河網]報導,在體力勞動者中超時工作現象也很嚴重,往往還是沒有工資報酬的加班。報導引述山西晚報的消息指出,山西省省城一些行業的打工者,例如環衛工人、服務員、建築工人,天天都要無薪加班。而在勞動部門,超時工作的投訴卻是零。所以當下流行的那條短信還說,“比天天加班更痛苦的,莫過於天天免費加班”。另外可能還得加上一句:“比天天免費加班更痛苦的,莫過於天天免費加班還沒人管。”

對過度加班導致健康透支甚至死亡情況非常關注的一位白領女士認為,現在社會競爭十分激烈,給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和公司職員謀求發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同時一些正在發展的公司也會存在弊端。

*勞動法有名無實*

這位白領女職工說:“雖然說有這種勞動法的規定,就是說每天的工作小時可能是8小時,但實際上肯定好多公司好多員工他肯定不止是8個小時,當然很多情況下,並不是說這個公司逼迫你,你今天一定要工作到幾點幾點,但是有的時候就是因為這種競爭激烈,你有一些工作任務完不成,所以你肯定要加班,或者是說肯定要每天工作超過8個工作小時。”

嘹望東方週刊報導,有些企業給員工分配的工作量和定額任務,員工在8小時之內根本不可能完成,員工也就只好選擇“自願加班”。[大河網]指出,根據中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不超過8小時,用人單位在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按照相應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而且除了搶修,救險,救災等和法定的情形之外,勞動者對於用人單位安排的強制性加班有權予以拒絕,以維護自己的法定的休息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