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和吳文俊等六人獲邵逸夫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6年8月13日香港報導)香港商業、文化界名人邵逸夫設立的邵逸夫獎,獎金同諾貝爾獎一樣,都是100萬美金。今年的邵逸夫獎獲獎者6人中,有兩位華人。頒獎典禮將在下月舉行。

邵逸夫獎今年獲獎人士有3位美國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家實驗室的普姆特,巴爾地摩太空望遠鏡研究所的瑞伊斯和布朗大學的曼福德。另外,一位澳大利亞人、堪培拉大學天文臺施密特,兩位華人,美國德州大學醫學中心的王曉東以及中國科學院的數學家吳文俊也獲獎。

*力爭打造中文世界諾貝爾獎*

頒獎儀式將在9月上旬舉行。這6名獲獎人士將每人得到100萬美金。評審主席楊振寧說,今年一共有170多位候選人,最後挑出6位得主。

邵逸夫已經90多歲了,是香港著名製片公司邵氏公司的創辦人。如今,他掌管一個跨國的傳媒文化企業,旗下的TVB電視公司是亞洲很大的中文電視公司。不久前,邵逸夫因病住院,曾傳出中資公司加入收購TVB公司的消息。

邵逸夫兩年前設立邵逸夫獎,希望能辦成中文世界的諾貝爾獎。邵逸夫獎目前有3項:天文學獎、生命科學和醫學,還有就是數學。

邵逸夫基金會發言人周婉雯說:“我們邀請了國際上的評審,他們去看我們收到的題目,然後選出最優秀的科學家。然後9月份舉行頒獎典禮。”

周婉雯說,3個方面的獎項,每個方面有5個評審委員,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都是有相當水平的專家學者。然後,從候選人當中選出得獎者。

*2004年首次頒獎*

第一屆邵逸夫獎2004年開始頒發。當時獲獎者有90多歲的國際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而2006年獲獎人,有從北京到美國留學並工作的王曉東。

頒獎詞說,王曉東發現了細胞按程序凋亡的生物化學基礎。而細胞按程序凋亡是平衡細胞生成和防止癌症的關鍵步驟。

王曉東今年43歲,河南新鄉人,1985年從北京師大到美國留學。1991年獲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博士學位。現在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任終身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今年邵逸夫獎的另外一個華人得獎人,是中國科學院的數學教授吳文俊。他今年87歲,是中國數學方面的權威、中科院院士。他1949年在法國得到博士學位,1957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幾十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數學機械化的研究。這次邵逸夫獎頒給吳文俊,也是因為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和貢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機構關注政府研增公院收費
港煥居計劃協助劏房戶搬遷
林世雄:下月公布規管網約車研究結果
23日凌晨多區電壓驟降 港中電:受不穩定天氣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