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心得

台灣彰化縣民生國小六年級生/ 林冠廷
font print 人氣: 68
【字號】    
   標籤: tags:

「讀書」,這個現代大部分小孩最恨的字眼。雖然我本身要是撇開算數不談,倒也滿喜歡讀書的,就像宋朝詩人—陸游的暮春詩中的一句:開編喜見平生友,閱讀書籍可以豐富心靈,也可以認識許多古人。

但我倒也從沒想過為何要讀書? 巫老師說:「閱讀(reading)+思考(thinking)+行動(action)=優勢(advantage)」不過,就算現在身處平庸,要是「閱讀+一技之長」會不會成功呢?顏氏家訓:「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巫老師說:「人因讀書而富足」,所以余秋雨說的真的很對,他說:「閱讀的最大理由就是想擺脫平庸」,要求為成功之父,從接觸書籍到習慣閱讀,是一門成為領導者的必要過程,西方人說:「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leader is reader)」,這句話說的真不錯!

西諺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我在想,或許我的數學老師—葉杰老師也是一個例子吧!葉老師的家世背景雖然不太好,不過因為他的勤學,造就了今天的成就,他是補教界的名師,雖然他是數學系的,不過到也滿像是教國文的,或許是因為他喜愛閱讀,使的他學問淵博,常像巫老師一樣於課餘時間說些很有學問的道理給我們聽,所以我覺得巫老師有句話說的很對:「有好開端,必有好結果」,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一定能有好結果 ^0^ !

迎向21世紀,雖然未來是以網際網路為先驅,但是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左宗棠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過就算是再深的學問,也是從「無」一點一滴累積的,所謂「參天古木皆生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把學到的知識一再的鑽研、探討,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學問。

前些日子,巫老師出了一本名為「成就願景的八句箴言」的書。本來,我只是因為喜歡看書才買的,不過沒想到才看完前面的序文而已,時間就已經過了將近一小時……,後來想了想,其實是因為思考太久了嘛!好書就是好書,就連一小段內容也足以讓人省思良久。巫老師說道:「此生原為讀書來」, 巴爾扎克也說:「真正的學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許多偉大的工作而生前並不因此出名」,我認為「儒家五聖(孔子/顏淵/曾子/子思/孟子)」就是最好的代言人。唐朝詩人李白和杜甫其實也有很多值得仿效的地方,詩聖杜甫學識淵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他的學問也是從無累積而來的,「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此句乃在頌揚李白和杜甫。

未來,由我們自己創造。居禮夫人說:「弱者坐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我們何不在讀書之餘,做一些充實心靈的事呢? 例如多到郊外走走,聆聽大自然的呼吸,眺望大自然的美景,可以幫助我們放輕鬆,也可以藉此機會捕捉許多靈感,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呀!

清朝的尹會一說:「學則可以做聖,不學則無以成人」,醫學專家認為無論讀書閱讀思考或朗誦,都有增强心智活化與肺功能之效果。且能活躍思維,是一種健身强腦的「閱讀的思維feeling」。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其中的樂趣,感受讀好書,擁有好想法,提升好心靈,昇華好靈魂的理想境界。讀書思考能增長知識,陶冶性情,啟發心智,找到精神寄托。悉心捧讀一本本好書,自可領略書中深邃的意境,實屬妙不可言;讀書能引起心靈共鳴,是一種立體的聲情並茂的美學享受。無怪乎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有:「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的驚嘆!

巫老師於其中一篇文章中寫道:「現代的教育一定要訓練學生如何透過網路去搜尋最棒最優質的資料,當然這部份的訓練,還是需要閱讀(reading)與思考(thinking)的二元一體的循環思維,才有辦法將閱讀(reading)與思考(thinking)後的純粹思維運用在精準的蒐集資訊上,這裡面的關鍵因素在於閱讀(reading)甚麼?閱讀是學習因果裡的「因」,我曾經在一篇思考與行動方面文章談到:用百分之八十時間思考,另外僅用百分之二十時間去完成,這裡所談的用百分之八十時間思考,需要以龐大的閱讀大量精準的資訊研判未來的趨勢為前提喔!」巫老師說:「讀書思考就是一種修行修為」,的確,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修為,思考是一種心靈的修行。也許這是一輩子也做不完的事,但「此生原為讀書來」,既然如此,就讓這一生過的有意義和充實感,讓自己未來的人生散發光彩,未來,從現在開始創造 ~ ^.^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人以為只有學文法科的人需要有好的語文能力,其實學理工的同學一樣需要語文能力。
  • 河南省商丘市林河酒廠的一名下崗工人李豔華,她發明了一套「歸類」教學法,並在兩個女兒身上進行了實驗。在家庭教育下,兩個女兒在3歲時就認識了1000多漢字,並可以自己閱讀《安徒生童話選》、《西遊記》等書籍。大女兒沈穎19歲,考取中國科技大學無機化學研究生。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德里克‧萊恩(Derek Lane)和林賽‧萊恩(Lindsay Lane)夫婦即將迎來他們結婚23周年紀念日,他們共同培養了一種自我控制和培養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規定一家人永遠不說「我恨你」這三個字,這幫助他們的五個孩子專注於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
  •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值得學習。以下幾個策略可以幫助學生以最佳的方式管理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