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經濟關係未受政治上冷卻影響

標籤: , ,

【大紀元8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2006年8月27日東京報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公佈的2006年貿易投資白皮書顯示,2005年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進一步增加,顯示儘管日中兩國的政治關係惡化,但是並沒有阻礙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熱情。

該組織預測,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需求擴大,將為日本帶來更大的商機。而中日政治關係的冷卻對於經濟關係的影響有限。

日本2006年貿易投資白皮書在回顧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動向中說,2005年世界貿易一個突出特徵是,發展中國家貿易擴大,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出口占世界出口總量的比率首次超過20%,繼續保持強勁勢頭。而世界貿易總額也因此較前一年增加13.2%,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

*日中經濟關係進一步發展*

中國與日本的經濟關係也得到進一步發展。2005年中日政治關係陷入低潮,但是日本企業的對華投資熱情沒有因此減退。這一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較前一年增加12%,成為日本在亞洲投資中份額比重最多的國家。

負責匯總白皮書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經濟分析部國際經濟研究科科長代理椎野幸平分析,日本對華投資活躍的最大因素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增長,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汽車廠商大宗投資項目成為2005年對華投資一大亮點。僅豐田和本田兩大廠商公佈的對華投資額就超過15億美元。

*侵犯知識產權最困擾日本企業*

貿易白皮書指出,偽冒產品通過貿易渠道擴散正在成為世界經濟一大隱患。椎野表示,侵犯知識產權是困擾日本企業最大問題。

椎野說:「目前在中國開展經濟活動的日本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他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加大了打擊偽冒產品的力度,但是還很難說狀況得到改善。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05年3月對151家日本企業進行的中國偽冒產品受害調查顯示,26.5%的日企回答,自家產品因偽冒產品受到的損害「嚴重」,較前一年調查增加了13%。回答受損金額在10億日元以上的企業占16.3%,同比增加7.6%。

另外,日本專利廳2004年公佈的估算顯示,日本企業在中國因偽冒盜版產品受到的損失超過9萬3千億日元。

中日經濟關係日益擴大,而政治關係受到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的影響處於冷卻狀態。

*安倍晉三提出政經分離原則*

最被看好的日本下屆首相人選、現任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對華外交上提出「政經分離原則」,他敦促中國不要因為兩國政治關係影響經濟關係的發展。

中日政治關係是否會給經濟關係帶來風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經濟分析部國際經濟研究科的椎野幸平和谷村真表示,從目前中日經濟關係現狀來看,政治帶來的影響有限。該機構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熱情沒有因為反日遊行而減退。

2005年11月到12月對2500家企業的調查顯示,回答打算繼續擴大對華商務的企業占75.3%,雖然沒有達到2004年85.2%的高位,但是較反日遊行發生後調查的53.5%大幅回升了20%多。

該機構國際經濟研究科的谷村真分析,日本企業之所以迅速恢復了信心,理由是反日遊行給日本企業帶來的主要是心理影響。

谷村說:「反日遊行帶來的主要是心理作用,而實際上對於日本企業在華的經營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中國等新興市場前景可觀*

白皮書預測,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未來前景可觀,將為日本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僅以私家汽車普及率為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2003年私家汽車普及率分別為每54.7 人、99.0人和 5.0人擁有一輛汽車,這與美國和日本的1.3 人和1.7人相比相差甚遠。椎野指出,這說明新興市場的需求將繼續擴大。

他說:「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需求預計會繼續擴大,日本企業如何應對這一局面抓住商機成為今後的重要課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風水理論和流派
小學生開公司 叫賣果菜有板有眼
『黃友輔測字占卜』(1) 測字方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