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亞裔兒童較易罹患維他命D缺乏症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 一項新研究顯示,所有兩歲以下的亞裔兒童都應補充維他命D。

伯恩利綜合醫院(Burnley General Hospital)研究人員,根據英國西北部的伯恩利醫療信託機構(the Burnley Health Care Trust)1994年到2005年間,罹患維生素D缺乏症的孩童病歷來分析,發現14個病例當中,有13名亞裔孩子缺乏維他命D。

該研究的作者克里斯托斯.齊比提斯小兒科醫師(Christos Zipitis)表示,每117位亞裔孩子中就有1位缺乏維他命D;而全部人數是每923位兒童就有一名。

眾所皆知,人體可從陽光照射下製造大部分的維他命D,因為陽光紫外線可使皮膚裏的一種物質,轉換成維他命D。更重要的是,身體也需要它幫助吸收鈣質。

當身體缺乏它時,體內就無法吸收食物中的鈣質,於是就從骨骼中提取鈣質。另一方面,奶類食品、蛋黃、鹹水魚及肝臟等食物也能少量提供維他命D。

據研究顯示,皮膚顏色較深的人缺乏維他命D的風險較高,因為增加的色素會讓陽光紫外線,不易將皮膚裏的一種物質,轉換成維他命D。

由於維他命D的主要功用是維持骨骼健康,所以嚴重缺乏維他命D時,可能會導致軟骨病 (rickets)、牙齒形成不良、成長受阻和健康不良等疾病。

軟骨病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時期的營養性疾病,主要是由於身體缺乏維他命D,導致小兒正常的骨質化發生障礙。

研究團隊接著分析這14名患者的治療費用,包括醫療、醫院護理和後續門診的費用,每名患者平均得付2,505英鎊。

這些研究員指出,提供維他命的補充,比治療因為缺乏維他命D所造成的疾病問題,更能符合成本效益,尤其是治療高危險族群。

任職於烏爾斯特大學(Ulster)生物醫學院(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的瑪麗.漢農-佛萊契(Mary Hannon-Fletcher)醫生說:「個別之間差異(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的飲食攝取、藥物在人體內的利用率(bioavailability)、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都需列入考慮,特別是這個年輕族群。」

其它信託機構同樣提出,加勒比海黑人孩童或住在非洲的兒童,也是維他命D缺乏症高危險群。齊比提斯說,除了皮膚色素增加的因素,亞裔孩子飲食裡的維他命D攝取量,也經常是很少的。

(資料來源:BBC新聞)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