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屈原:漁父

font print 人氣: 97
【字號】    
   標籤: tags: ,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音:綽)其釃(音:離)?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遂去,不復與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1月2日訊】大麥地巖畫位於寧夏衛寧北山腹地,附近有著名賀蘭山巖畫,是個巖畫密集區域。方圓15公里石壁上刻著的3172組、8453個個體巖畫,正靜靜等待著人們的審讀。大麥地的巖畫中是否就隱藏著這些值得深究和發掘的秘密,一直為學術界所關注。
  • 十九世紀末,英國軍官詹姆斯·喬治瓦特(James Churchward)於駐防印度期間,在一個極特殊的機緣下,由一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得到一塊Naacal碑文,這是一種極為艱澀難懂的文字。喬治瓦特費盡艱難,在一位印度高僧的指點下,經過700多個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終於解讀了一些古老粘土板的內容——上面記載了一個姆大陸古文明的興衰史。
  • 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八○六年),當時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裡,來了一位身材肥胖, 走起路來慢悠悠的新教授(其時稱「國子博士」)。太學生們見這位新教授體闊腰圓,行動遲緩,憨態可掬的樣子,都在背後暗自竊笑,以為他沒多大學問。

    然而,這位胖教授第一天上課,就讓學生們大吃一驚。他講起課來,博貫古今,兼通百家,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妙語連珠,警策動人。不久,他就成為太學生們最崇敬的教授,大家都以能成為他的學生而深感榮幸

  • 自由時報德國埃爾富特「聖奧古斯丁修道院」的圖書館近日發現一份古老的「阿赫圖斯傳說」(Artussaga),這份手寫的文稿來自先前沒沒無聞的圖林根方言作家馮.赫加登,寫成於一四五五年,內容則是改寫自一二二○年的一份文稿。這份文稿被視為文學史的重要發現。
  • 日本皇室的繼承權終於有著落了。隨著日本二太子秋篠宮文仁親王與紀子妃的剖腹順利誕下男嬰,日本上下包括皇室、政界及全國民衆除表示恭喜及祝福外,亦終於放下心裏大石,可以說整個日本都沈浸在一種喜悅的祝福聲中。紀子妃父母更引用中國詩詞,祝福女兒並發表感想。
  • 廣東強視影業公司投資的「楚留香傳奇」,在拍攝過程中嚴重破壞新疆吐魯番唐代古文物唐代烽燧。據專家現場鑑定調查,新疆烽燧被破壞情形相當嚴重,難以修復成原來面貌。
  •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樓,引來文人墨客無限懷念。而樓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關盼盼。白居易、蘇軾、文天祥等人吟詠燕子樓,必會提起那位忠貞的美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