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系列】冰箱門上要不要電腦和電視

謝田

人氣 2

夏天的時候,家裡的冰箱突然不工作了,這可是很少見的事。一般來說,在美國家電還真是很少出毛病。我們的洗衣機和烘乾機是十四年前買的,現在還好好的。離開田納西的時候,房子租給了別人,搬家時我們把冰箱搬走了。但管理房子的經紀說,你們應該給租戶留個冰箱。我說,那怎麼辦呢,需要買個新的嗎?他說不用,買個舊的就行了。

當時看了看分類廣告,找到一個舊的,只要一百塊錢。到那人家裡一看,好傢伙,怪不得便宜,是個老古董,就像電視裡七十年代的冰箱一樣。主人說,別看它二十多年了,工作起來還是蠻好的。它也沒啥雙開門、三開門,就一個巨大的、厚厚實實的門,看起來就覺得經久耐用。果不其然,又十幾年過去了,它還在房客那裡工作著呢。

我們這台冰箱,按理說才用了五、六年,好像不該怎麼早退休。但太太說,她早想換一個了,她喜歡上了那種新潮的、不銹鋼外殼的冰箱,雙開的門上還有一個小門。

多年沒注意冰箱的新產品,去Best Buy店裡一逛,還真是大開眼界。現在的冰箱不僅更大,還多了許多機能。最有趣的,是有些冰箱的門上居然裝有一台嵌入式的電視。我們就琢磨著,什麼時候看電視呢?把牛奶拿出之前、還是放回去之後?站在那兒看「冰箱電視」,會很舒服嗎?如果不放電視,放點什麼呢,也許可以放台電腦?問題的關鍵是,這東西會有市場嗎?心裡劃了一個問號,就把這新產品「判了死刑」了。

在準備買冰箱的那一刻,忽然覺著不對勁兒了:還沒嘗試修一修家裡的冰箱呢。萬物皆有靈,怎麼可以隨便把好好的一個物件放棄了呢?找了一個修理工來家裡,他兩分鐘不到就檢查完畢,說好像是繼電器什麼之類的壞了,換了個十幾塊錢的零件就成了。修好了,那就繼續用吧,新冰箱沒買成,未免有點悵然若失,但舊物得以繼續使用,感覺還是蠻好的。

幾天以前,在送女兒去學校的路上跟她聊天兒,不知怎麼說起的,她說她想吃韭菜盒子。在美國的華人孩子,父母多發愁怎麼讓孩子多吃點飯,因為他們一般是不太會點名要吃什麼的。寶貝女兒要吃盒子,父母當然從命,就趕緊去買了韭菜,準備讓她高興一回兒。

準備著做盒子時,突然想知道這面是用發面、燙面、還是冷水和面比較好。搞不定的時候,就到網上查了查。一查呢,乖乖,「韭菜盒子」四個字,居然檢索出8萬多個有相關訊息的網頁。看了幾則,有人是用冷水和面的,也有一半冷水、一半燙面的。

等查完了,從辦公室去廚房,Best Buy那些帶電視和電腦的冰箱突然浮現在了腦子裡。嗯,要是我們的冰箱上也有一個可以上網的電腦,可以一邊做菜一邊查網上的菜譜,這應該是不錯的主意。雖然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這樣用,但至少對某些消費者來說,尤其是那些「風險規避」(Risk Avoidance)程度比較低的人來說,可能是很有市場的。這個當時看來非常「離譜」的產品概念,也許並不是那麼離譜的。

看著女兒香甜的吃著韭菜盒子,就想著,下回兒再遇到什麼難以置信的事情,還真的不能太急於否定。比方說那句「天滅中共」,有些人就覺得不太可能、不可思議。只要仔細想一想,其實不是那麼令人難以置信。詩經裡就有一段,「碩鼠碩鼠,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當我們的父輩在文革被打壓時、我們的同輩在六四被槍聲震驚時,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心中,不都閃過這個念頭、有這個願望,覺得這個政權實在是應該被老天爺給收拾掉了嗎?只不過,當今天這個願望即將要實現時,我們倒反而有一種如願以償前的猶豫了。

那天總共做了十六個韭菜盒子,女兒吃了四個半,算很不錯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自由文化運動「中國的苦難」演講會(2)
中國太子黨在美國
中國首例個人集資建房案 政府承諾不打壓
中國高房價趨勢 帶動個人集資建房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