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換血後新刊難產 原編採夾縫中繼續吶喊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丁小採訪報導)大陸百姓雜誌在主編黃良天被調職後,新一期刊物無法準時出版。同時,原編採人員離職後,繼續在該雜誌的網頁上發表關注民生的報導,延續《百姓》的精神。在雜誌出現大量退訂的同時,百姓網站的點擊量卻攀高。 

據本台瞭解,北京《百姓》雜誌新年撤換主編後,原編採人員紛紛離職,舊有班底只剩下兩名編輯。除了調查報導不能照常刊出,連評論文章的約稿也變得困難。原本一些投稿給《百姓》雜誌的大陸知名知識分子,在黃良天離職後,不願意再為百姓寫稿;而另一些稿件又因作者背景和觸及的話題,被雜誌社拒絕。種種原因導致新一期的期刊不能準時面世,一位知情者星期三說—-

知情者:「因為現在還在排版當中,如果按正常進度的話,這個時候已經下印廠差不多印出來了。原來我們自己做一些調查,也有固定一批的文化人給我們寫稿,一部分是這樣。現在受這個的影響這類的稿件也基本沒有了。所以現在稿源各方面也是問題,稿件的質量也很難保持原有水平。」

但在雜誌印刷版稿件的質量和供應都出現問題的同時,本台記者星期三發現,在《百姓》雜誌的官方網站卻刊登了一些新的報導,而且秉承了《百姓》原有的風格。其中一篇來源寫著百姓網,題為《新年的惡性事件》的報導,寫的是記者在陝西採訪礦難被打死事件,也對這方面的新聞自由提出了質疑。

另一篇題為《奇怪靈車助陣政府「拆違」》的深入報導,圖文並茂地揭露了安徽阜陽政府非法拆遷,採訪的時間是兩天前。刊登不足兩天瀏覽量竟超過一千。這篇信息來源也稱是《百姓》雜誌網站的報導,經記者多方瞭解,並不是雜誌人事調動後最新一期將會刊登的文章,而是由兩名已經離職的百姓記者寫成。

前主編黃良天星期三接受本台採訪時說,隨著他的離職,《百姓》的網站已經被雜誌社摒棄,而是由一些民間人士繼續營運,他希望這個網站能自成一個秉承百姓精神的新聞媒體,但是這條道路不會平坦—-

黃良天:「 現在雜誌社新的這些人認為網站替他們惹禍,我們之前很多 『那個』出來就是網站惹的禍,他們等於把它拋棄了。現在好像是幾個民間人士在運作。能不能建立一個《百姓》雜誌的網絡媒體,也許在做,但是…. 《百姓》雜誌怎麼說也是官辦媒體,但如果他們失去了這種政府背景、官方背景或其他什麼強有力的背景,網絡也是很難生存的。」

與此同時,隨著黃良天的調職和原編採團隊的解散,《百姓》雜誌的訂閱量銳減,一位百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百姓》員工:「走郵局發行的下降了幾百份,這是很穩定自願訂閱的,還有其他途徑的發行,從現在來看,少五千份是肯定有了。」

記者:「你們的收入會受影響麼?」

《百姓》員工:「肯定會受影響,包括我們很多廣告客戶,看見這個方向變了,就中止合同了。」

而另一方面,原《百姓》編採人員堅持理想,毅然離職後,面臨很多困難,包括難以找到大陸媒體敢聘請他們,以及各方面的壓力,據瞭解某主力記者正遭到公安部門的調查。而黃良天本人離開了《百姓》雜誌以後也依然遭告誡,他說—-

黃良天:「比如說接受外媒採訪啊,還有一些關照。」

記者:「離職以後還有?」

黃良天:「對,他們不希望國際社會的關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飛:在日中文媒體的悲哀
北京重申「在華外國公司必守中國法」
中國加強監管重大選題音像製品
就《開放》06年7月號採訪主編金鐘(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