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分析2007年中美經濟前景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在過去的一年裡,世界經濟大多數表現出色。許多國家的股票市場創下歷史新高,能源價格有所下降,通貨膨脹率下降以及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等等。然而,2007年包括中美在內的許多國家將面對一系列挑戰。下面是數位美國經濟學家對中、美2007年經濟前景的分析。

美國

濱州大學沃頓商學院數名學者認為,美國今年的經濟前景良好。財經學教授西勾(Jeremy Siegel)表示:「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應該會稍微下降至百分之二點五。」在2006年底第一季度,美國GDP達百分之五點六,然而在第二和第三季度裡下降至百分之二點六和二點二。西勾估計美國股票市場今年能夠上漲百分之十,同時銀行利息也應該能夠保持平穩,聯邦政府至少在上半年不會降低利息。他強調,股票市場今年的主要推動力將是低利率。

從另一方面看,雖然市場也存在數項威脅因素,西勾表示影響將不會太大。例如,新上台的民主黨可能實行更高的關稅,抬高全國最低勞工價等保護貿易決策,但就目前而言,影響不會太大。同時,財經教授馬爾斯頓(Richard Marston)表示,2005和2006年的石油價格高漲而未重創經濟成長已充分證明,能源價格將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導致經濟危機了。

馬爾斯頓指出,最大的挑戰將會來自於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下滑。雖然不像1989年的房產危機一樣,它將可能導致消費者減少開銷以導致長期經濟問題。

此外,不少學者表示美元也將繼續下滑,利率與通貨膨脹將可能上漲,但都將無法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市場的挑戰

在國外,最大的影響將可能來自中國。管理學教授麥爾(Marshall W. Meyer)表示,許多美國商家與政治家希望中國能夠讓人民幣升值,以使許多其他國家能夠與中國的低廉產品競爭。他指出,在2007年,中國政府大概只會讓人民幣稍微升值。

不過麥爾也表示,就算人民幣能夠自由升值,其效應也不會太大。統計數據顯示,就算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中國產品依然將會是市場裡最便宜的貨品。馬爾斯頓教授也強調:「我覺得中國經濟似乎有些可怕,假如你看一看他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比如墨西哥和許多拉美國家,你會發現,許多國家的經濟都是由於中國市場而被拖垮的。」

中國市場的背後

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經濟的背後也隱藏著多項危機,其中有數項可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麥爾表示,由於許多中國公司選擇在海外,例如香港等地上市,中國國內的資本市場一直停滯不前。其社會後果乃是許多中國人民沒有機會投資教育,退休金等個人福利領域。

中國銀行的不可靠性乃是中國經濟危機的信號之一。麥爾強調,中國銀行還未像其他產業一樣與世界接軌。許多銀行貸款依然受政治以及腐敗所左右,而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中國許多銀行已積下了數十億元的壞賬。麥爾指出:「中國銀行的壞賬很可能比官方統計的數字還要高,而且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不少商家與政客也開始把資產轉移到海外,大量資金外漏,其後果乃是中國社會貧窮,老百姓無法積蓄等。中央政府也把大量的人民財富用於填補國有企業的巨額虧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智庫學者討論胡布會談及中美經濟挑戰
草庵居士本週末與您暢談中國經濟
面對雙邊紛爭 美財長出席中美經濟對話
受中美經濟對話影響 人民幣匯率破7.8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