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減息周期遇上中國加息周期

標籤: ,

【大紀元10月1日訊】(亞洲時報 Zhou Jiangong上海撰文 / 寸草心編譯) 世界上增長步伐最快的國家中國,正處於加息週期,而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卻於數年來首次減息,預計未來一年前者的利率會繼續往上走,後者則反之;兩國的貨幣政策真可謂南轅北轍。這種趨勢將使得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結構性問題進一步惡化,令北京出臺宏調政策以冷卻過熱經濟和控制通漲時,更顯得黔驢技窮。

在短短的25天之內,央行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兩次調高基準利率,每次將一年期定存和貸款利率同步上調0.27個百分點。這個出人意表的舉動,可被解讀為是針對不斷增大的通漲率的應付措施。今年8月,中國大陸CPI躍升至6.5%,為近十年來的新高。

此時,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點子,至4.75%,幅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之所以決定降息,改變延續多年的貨幣政策方向,是因為嚴重擔憂次按危機會導致信貸緊張繼續擴散。但對於在抑制增長過快勢頭方面良策不多的中國政府,此舉卻令其更感頭痛。

普遍認為,在通漲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人行可能會加快升息步伐,接下來幾個月還會有幾次加息行動。目前,一年期定存和貸款利率,分別為3.87%和7.29%。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或出現衰退,都會有助於冷卻中國經濟。美國等西方國家房價下跌,利率走高,次按風波由此而發,隨之產生的後果是,信貸收縮,經濟衰退可能性加大。

美國是中國商品重要出口市場之一,從理論上講,美國出現衰退,其實有助推動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出口增長放緩,貿易順差收窄,外匯儲備增幅降低,會令貨幣供應減少,流動資金氾濫勢頭得到一定控制。須知,流動資金過剩乃導致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所有問題的「罪魁禍首」。

然而,美聯儲大幅降息,卻給美國經濟重新注入新的動力。若降息將延長美國經濟的擴張期,甚至推動其進一步擴張,中國的龐大出口發動機的動能只會增強,不會減弱。

鑒於人民幣目前還是緊盯美元,如果美聯儲此次加息意味著美國進入減息通道,人行的加息政策註定失效。中國這邊升息,美國那邊降息,只會增加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更多資金流入中國市場,流動資金氾濫更嚴重,不僅繼續拉抬有投資價值的資產的價格,物價也會全面上漲。。

到目前為止,北京的宏調政策和控制措施,皆因結構性痼疾而「武功全失」。中國政府已經出盡法寶: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政手段、環保措施。結果呢,通漲率還是高歌猛進。

因此,各方對北京這四年多來接連出臺的宏調政策的有效性,產生了更多疑問。實際上,中國經濟高燒不退,關鍵問題出在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的結構上,而現在實施的貨幣、財政和行業緊縮政策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

眼見四年來祭出的緊縮政策都無功而返,全國人大很是著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的一個檢討宏調政策的會議上,一位常委指出,本輪宏觀經濟調控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但效果並不明顯。多個人大代表建議國務院評估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及作用。還有代表批評現行政策被動消極,「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且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代表們擔心,目前的增長勢頭難以為繼,卻又無法剎住。

最近,越來越多國內外經濟學家嘗試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神話解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經濟專家鮑泰利(Pieter Bottelier)認為,中國經濟存在四個「失衡」:投資-消費失衡、能源-需求失衡、社會失衡、增長-環境失衡。

不過,中國政府似乎把重點放在了房價等民生問題上。從沿海城市到內陸腹地,「全國房價一片紅」,政府根本就控制不住房價這匹野馬。箇中原因再簡單不過,政府措施給市場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房價只會往上走不會向下沉。在中國,與其說房價是經濟問題,不如說是社會問題,或者政治問題。

地方政府一直在利用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增加財政收入(地方官員「致富」的重要途徑)。地產發展商和地方政府結成利益同盟,通過開發房地產項目利益均沾的現象,屢見不鮮。無怪乎,任憑房價一漲再漲,老百姓望房興歎,地方官員也無動於衷。

不管中央還是地方,政府庫房都十分充盈。諷刺的是,構築「和諧社會」的主樑──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卻一拖再拖,相關項目的財政撥款長期不足。北京的決策者也很明白,只有建立一個完善的社保體系,老百姓才敢大膽花錢,內需才能被拉動起來。無奈政令不通,地方政府眼裏只有政績,竟大肆挪用社保基金催谷GDP增長。

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中央政府為中國社會和經濟的薄弱環節分配「充足的資金和寶貴的資源」,好讓老百姓讀得起書,看得起病,買得起房,老有所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環境和長期政治經濟結構性問題,短期內存在的複雜關係,將在10月中旬召開的17大期間遭受考驗。「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走的方向是對的,但如何付諸實踐,仍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一大挑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聯儲減息 刺激亞洲股市全面造好
香港今日報章頭條摘要
澳洲儲銀表示須控制經濟 加息可能性仍在
格老:美有三分一機會衰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