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前中國網檢更加嚴格 引國際關注

【大紀元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於林綜合編譯報導) 「無國界記者組織」與「中國人權鬥士」(China Human Rights Defenders)於十月十日聯合發表一份有關中國網絡的報告,報告中披露中共北京當局嚴格審查網絡內容的各項具體措施,整個祕密檢查機制結合了中共當局的信息部、國務院、宣傳部以及國安部等部門,不但越來越具規模、越來越系統化,而且監視網絡活動的方式也越趨複雜細緻、無孔不入。

10月8日,法新社也對中國正在收緊的新聞檢查作了報導。報導稱,去年中國國家廣電局向已是政府一手控制的所有廣播電視網絡頒佈新條例,進一步收緊對廣播電視內容的控制。

自二○○五年以後,中共當局開始建立起一套網絡控制體系。這套體系不只每日每週定期對中共高層官員匯報網絡監視的進展,還深入中國各個網站嚴密控制,一有敏感內容登上網站隨即主動採取行動刪除。也因此,許多網站出現甚至一天之內收到監視單位五次指令,強制指導網站業者如何處理敏感議題等侵犯基本言論自由的野蠻行徑,令許多生活在自由世界的網民聽來瞠目結舌。其他具體做法從強制網站拒絕刊載或撤除所謂「敏感內容」、關閉討論版面、開罰單到革職網站網頁編輯人員,不一而足。

除了鐵腕執行「公」權力,中共的網絡控制體系還多管齊下、易容改裝,走軟性路線。在中國網絡公司任職的許多主管和編輯,自從二○○四年以來,都曾有過被迫參加每年一次的「公費旅遊」的經驗。有關當局出錢安排讓他們到中國各地共產黨的史蹟遺址遊覽,回來後便強迫他們發表文章抒發旅遊見聞的心得。該報告未具名的撰稿人直稱這根本就是變相的意識形態控制。

報告中也舉例,到了今年,北京的網絡資訊局平日操練的控制技術又再上一層。官方指令共分成三類,五分鐘內須執行的是第一類,十分鐘內第二類,而半小時內須完成的是第三類。對業者而言,網絡監視控制體系無孔不入,也無時無刻不潛伏在網絡虛擬世界的不夜城裏。有關單位與網絡業者保持聯繫以利進行監視的手段也不斷推陳出新,目前已經發展到強制網絡經營業者與有關當局每週定期開會,不時還以電郵、線上即時訊息、甚至簡訊,要求業者務必配合。

此外,還下令禁止使用某些敏感、禁忌的字眼,目前已有約四、五百字列入不得使用的禁忌詞彙清單。部份業者為了避免誤用這些詞彙被罰款,便事先進行自我審查以求自保。而那些膽敢越線行使自由權的業者,像是今年五月間備受歡迎的搜狐網和博基網,就是因為不顧官方的命令,在報導前中共大老黃菊去世的消息時,採用官方新華社以外的新聞消息來源,而被處以罰款。更有甚者,國務院資訊辦公室還進一步開設宣傳課程,希望藉此推動檢查網絡內容並鼓勵網絡使用者自我檢查。大多數中國最大網絡入口網站的總部都雲集在北京市,北京市的資訊辦公室就一直都開設這類的宣傳課程。

在國際間備受矚目的奧運賽事,每一屆都是主辦地主國爭取加大能見度、改善形象、拓展國際外交、建立友好關係絕佳的時機。但隨著明年奧運逐漸逼近,中共在各方面進行的準備,不是正面紮實地做好各項基礎建設,由內而外從根本上改善中共的形象,它的做法反倒像是一個犯案在先、業已東窗事發、只能不斷圍防堵截消息走漏的惡行者,在嚴密監視控制網絡的手段上也可見愈加歇斯底里、草木皆兵。

事實上,中共無法瞭解的是,監視控制體系再加大力度、再怎麼緊縮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真實的內幕總會透過像「無國界記者組織」和「中國人權鬥士」這樣揭竿而起的個人或組織而公諸於世,讓全人類都逐漸認清中共恣意迫害、侵犯人權的真正面目與邪惡本質。

資料來源:路透社、法新社、無國界記者組織、「中國人權鬥士」組織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國高官敦促中國改善人權記錄
美刊稱中國運動員承受的壓力過大
張偉國:中國更需要政改的倒數計時
【熱點互動】奧運自由長跑 衝向自由旅程(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