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見:從中共候補中央委員遞補說開去

管見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6日訊】【新世紀特稿2007年10月15日】中共在其十七大之前,先開十六屆七中全會,將幾位中央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儘管這些人晉身為十六屆中央委員沒幾天任期就滿了,但據說這表明中共高層很嚴格地照章辦事。

照章辦事,自然不錯,而這就讓人想到“中央候補委員”這一制度的設置本身。

1940年代末,南斯拉夫共產黨人與共產國際鬧翻,南共聯盟著手推行它的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項是取消“中央候補委員”。它的理由是,這項設置是革命與戰爭時期的產物,那時中央委員的被捕、犧牲是常有的事情,就實際需要候補委員,而取得政權以後,這種需要實際上趨於消失,其設置就應予取消。應該說,這是很有道理的。

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屆中央委員近200人,候補委員近120人,人數不少,但實際遞補的不多,其實際意義其實僅在於,在中央委員當選票數保密的情況下,候補委員當選票數公開,可以作為觀察黨代表意向的一個指標──倘若共產黨黨內選舉的票數公開,則這也就失去特別的意義了。

也許,兩次代表大會之間的五年裏,中央委員出事的數量較大,會影響黨的運行,這其實涉及的是建立年會制的問題──按年度舉行本屆大會的年會,增補中央委員的事情很方便就解決了,不必專門設置一大批候補委員。

但是,堅持維繫候補委員這樣一項適應革命與戰爭需要的體制,表明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包袱很重,它很難從這些包袱的重壓之下走出來。

另一項此類體制,就更為重要,即軍隊代表。

在其革命與戰爭的年代,中共的許多領導人都參與軍隊工作,軍人在中共裏占到相當大的比例,更為鮮明地體現著當時的曆史條件對中共狀況的影響。問題是,中共取得了政權以後,對政治本身的規律一直缺乏認識與把握,仍然囿於革命戰爭時期的實踐與經驗,死死地抱著“黨軍”傳統不放。於是,直到現在,中國共產黨堅持其控制軍隊、“支部建在連上”的傳統,黨在軍隊中發展組織,軍人在其黨內擔任職務,“黨指揮槍”與“槍指揮黨”糾纏在一起難以分辨。軍人在中共的代表大會中出現,進而,他們也在“人民代表大會”中出現,在政黨政治中呈現出極為特別的一道風景,甚至,中共首腦是否身為作為軍隊統帥的軍委主席,也成為重大的政治問題。

在革命與戰爭時期,中共對其革命的認識逐漸地變得實際起來,將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綱領,實際工作則是在其最低綱領指導下進行,而農民子弟參加中共軍隊、農民支持中共的革命則更為實際,亦即為了得到土地,“耕者有其田”。但是,軍隊的紀律是服從,即使革命後中共背棄了它自己的諾言,推行土地“集體化”及實際的國有化,但軍隊作為黨軍,還是在它的控制之下。這樣,其“社會主義改造”及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際上是以中國共產黨控制與掌握軍隊為基礎,也就是說,這種“社會主義”之“中國特色”,自始即以“黨軍”體制作為其重要的條件。

那些軍隊歌唱演員、運動員或其教練成為少將、中將或上校、大校,人們覺得挺有意思。對這些文職軍人授予將官、校官,有人有所質疑。然而,既然政治軍官可以被授予各級別的軍銜,則這些演員、運動員也成為校官或將官,其實並不奇怪──“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中國共產黨參與及控制下的軍隊,它的種種奇怪現象,早已見怪不怪了。

唉,中國共產黨認認真真地遞補其中央委員,牽出了這一番推敲,還是打住吧。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管見:「民主是個好東西」的尷尬
管見:拆遷的本質是土地國有化
管見:博白事件的教訓
管見:對中國共產黨彈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