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 遇動亂及朝代末銅含量就低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發現,在中國,每逢大規模叛亂發生或王朝末期,就會出現含鐵量較高的劣質銅幣。他們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執政者下令重新鑄造減去銅含量的錢幣,以此將差額轉用於戰爭開支或土木工程等建設。

東京工業大學教授服部俊幸等研究人員對公元前3世紀以來的中國銅幣進行了放射性元素分析,他們共對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下令製造的「半兩錢」到19世紀後半葉的清朝「光緒通寶」等約80枚古幣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南宋末期、明末清初等王朝交替時期製造的銅幣中,鐵相對銅的比例達到10~25%,高於其他時期鐵不到10%的比例。

據了解,他們利用相同方法對目前日本發行的10日元硬幣進行分析後發現,銅含量在95%左右。

相關新聞
中國第一季度結婚登記量大降 專家析根源
丁薛祥掌中央科技委 觀察人士不看好
浙江水亭門古城牆北段坍塌 現場畫面曝光
李強稱「經濟不能下猛藥」遭刪 泄露何祕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