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秋季休耕種植景觀綠肥 帶動觀光農業效益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六日電)行政院農委會表示,每到秋冬季節田間收割後,農民為了隔年作物增加地力,多種植綠肥作物,除避免休耕田雜草叢生之外,景觀綠肥作物還可增添田園風采,提昇休閒觀光農業,帶動整個農村發展,則為休耕田的另一種選擇。

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目前雲嘉南地區適合種植的景觀綠肥作物有向日葵、大波斯菊、黃波斯菊、百日草等。

其中向日葵為最早利用在休耕田的直播草花,全年均適宜栽培,以9到10月播種為最佳,每公頃播種量15公斤,播種後約60天開花,花期維持約2至3週,主要栽培品種為台南選1號,植株高大,黃花盛開極為壯觀。

大波斯菊適合秋、冬及早春播種,每公頃播種量10公斤,播種後約40到50天開花,花期維持約1到2個月,花色有白、黃、紅、桃紅、紫紅等,色彩繽紛花姿撩人,頗富詩意。

黃波斯菊全年均可栽培,每公頃播種量10公斤,播種後約50天開花,花期維持約2到3個月,花色金黃,臨風搖曳,相當耀眼奪目。

百日草全年均可栽培,每公頃播種量10公斤,播種後約40到50天開花,花期約2個月,其花色多且鮮明艷麗。

今年秋作雲嘉南地區計有水林、台西、麥寮、莿桐、斗南、中埔、嘉義、新營、西港、新市、歸仁等鄉鎮市進行景觀綠肥作物栽培,待花開時將為大地增添色彩,亦為農村帶來活力泉源。

台南農改場說,休耕田種植景觀綠肥不僅能帶動地方休閒農業發展,亦可減少表土沖刷,避免雜草叢生,植體產量高的景觀綠肥掩埋後亦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兼具地力維護及田園美化功能。

農改場表示,目前正朝向田園景觀多樣化,篩選適合的景觀植物,希望引導農民將景觀綠肥作物納入耕作制度,以減緩單一綠肥種植病蟲害日益嚴重問題,增加休耕田有效利用及改善生態環境,共同開創美麗家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