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 美麗背後的殘酷

五嶽散人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訊】幾乎所有的美麗後面都有一種痛苦,有些是自找、有些是社會強加。自找就不說了,社會強加的東西值得念叨一下。遠的來說,小腳這種東西就是強加的,結果被接受成那個時代的美的標準;近代不用說,一定就是高跟鞋了。這種所謂的美麗都是社會強力階層按照自己的審美口味強加於人,結果就成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典型樣本。
  
還有一種強加於人是把人架在一個高度——比如說是道德高度上,說這話是我看見新聞裏說,成都一個小姑娘才十二歲,為了幫助自己的母親,主動替母親承擔了本來是她的那份環衛的工作,結果被譽為“成都最美的環衛工人”。
  
看到這個消息以後,我就知道又是一次把人往架子上抬的活動開始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這裏還是有《勞動法》的,這個應該直接稱為使用童工了吧?孩子有這種行為固然應該表揚,但如果當地的環衛部門不出來解釋一下自己怎麼能讓一個孩子承擔這份工作,《勞動法》上所有的條文就全是廢話了。
  
除了這個以外,從新聞中還能得知的是,這家人是外來的環衛工人。那麼,什麼情況下一個母親能夠同意或者默認自己才十二歲的孩子去幫自己承擔那份工作?我看只有一個原因:如果沒人去掃那片大街,這個母親就會失去這份工作。社會保障這時候去了那裏?當一個母親不得不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就沒人想到過,為什麼社會保障就不能澤及這樣的母女?
  
好了,一個孩子承擔了成年人的工作,而原因是這個本來有著正當工作的人,在她生病的時候沒有辦法得到合理的社會保障,而只能用這麼一種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工作。所有這些打造成了這個“成都最美的環衛工人”。呸,誰有權力把一個根本還不到工作年齡的孩子當作工人呢?
  
更可怕的是,這個所謂的“最美”後面遮蔽著一個現實:就是我們這裏經常用道德殺人。比如說說出“最美”這個詞的人,其實是用一種孝道的道德高度,消解了本來應該由社會或者有關部門承擔的責任。這算是乾坤大挪移的一種另類形式,把事情的正面意義提煉出來,用來轉移問題的視角,從而達到以表彰代替責任的目的。
  
而這種情況只能讓我們這裏產生那種纏小腳一樣的病態審美能力,但就是產生不了一個完整的保障與救濟制度。因為所有的苦難都被從道德上美化了,讓人忽略了痛苦與這些美麗背後的殘酷社會現實。讓人沒想到的是,居然在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身上我又看見了這麼一次表演。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這個小姑娘確實是最美的,但這種在苦難頭上加上光環的做法,只能說是毫無心肝。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一個教授的意外死亡
五嶽散人 :「道德恐高症」會斷送良心
五嶽散人:更多的豬死於跑步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