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中國命運寄托於奇蹟?

標籤:

【大紀元11月6日訊】(美國之音2007年11月5日報導)中國當局多年來不斷發出政治改革的主張和宣傳,人們期待的是真正的實現而不是奇蹟般的出現了政治改革。下面是獨立學者、作家王力雄的一篇評論。這篇評論代表王力雄本人的看法。

當政集團主動進行政治改革,動力之一是以改革避免危險。皇朝時代的江山是皇帝自家所有,皇位傳給後代,所以明事理的皇帝都有及早解決潛在危險的動力,避免拖到積重難返的地步。毛時代是終身掌權,有創造新世界的藍圖,也要保持“江山萬代紅”。而今日中共領袖變成了兩屆十年的任期制,表面上是一種進步,但因為專制制度的本質依舊,任期反而會導致出一種既非民主、反倒更不負責的短期化心態和行為。

政治改革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的週期也許遠超過當政者的任期。也就是說,危險可能不在現任當政者眼前,成果也不能由現任當政者收穫,那麼他何必要啟動改革,在自己的任期內支付改革成本,由自己承擔社會衝擊及官僚集團的反抗呢?對其而言,最合理的選擇應該是只求自己安穩地度過任期,即使有所謂的進取,也只是儘可能地把所有資源儘量揮霍,為自己的任期增添盛世光彩,而在任期之後會發生甚麼,那已經與己無關。

其實今日中共當政者何嚐不知道中國政治遲早要改變,越晚改變麻煩越多?但他們只是想方設法把危機往後推,只要不會在自己任期爆發,就儘量不碰。然而如此得過且過,最終臨到危機爆發時,再改又如何來得及呢?

能把目光擴展到任期之外,按照政治改革需要的週期提前著手進行,是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歷史責任感的,還需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和過人的能力,指望這樣的人物在逆向淘汰的中共體制中出現,只能是一種奇蹟。而中國的命運怎麼能寄托於奇蹟呢?對於奇蹟,我們只能是可望而不可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競爭力落後 蕭萬長批執政意識形態作祟
武振榮:向汪兆鈞學習,告別裝聾作啞的時代
專訪鄭存柱:受汪信鼓舞講真話 為六四、法輪功呼籲
文正:中共亡後,中國怎麼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