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鳴:新興市場,誰與爭鋒

適鳴

【大紀元12月10日訊】溯自2003年高盛證券提出金磚四國的理念,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便由落後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全球資金投資的焦點。

這四國在世界經濟舞台揚眉吐氣,主要憑藉的就是廣大的生產人力及豐沛的物產資源,只是近年來四國的景氣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過熱跡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預估,金磚四國今年對全球經濟成長貢獻度達到約25%,美國的貢獻度僅16%。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重創亞洲各國,所幸歷經金融風暴過後,都有長足發展。就整體來說,亞洲國家重振旗鼓順利返回世界經濟舞台,甚至還躍升為全球新興勢力。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大漲超過100%,東南亞國家多數也有25%以上的漲幅。

根據摩根史丹利的預測,明年全球企業的獲利成長可能會趨緩,企業獲利EPS成長率將從今年的9.0%降到6.6%。美國、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的企業成長力道也不如今年強勁,但新興亞洲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還是位居全球之冠,EPS成長率達20.7%。根據外資評估的明年GDP成長率,中國為10.5%,印度為7.5%,兩大金磚十足扮演亞洲經濟火車頭的角色。

東南亞國協(ASEAN簡稱東協)成員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東協10個會員國正加速整合經濟。10國領袖11月20日簽署「經濟藍圖」,6個最大的會員國,在2010年前取消幾乎所有產品的進口關稅,其也將在2015年以前整合為單一市場,建立統一的生產基地,並取消區內關稅。惟中共、日本和南韓的領袖,也曾宣示推動「東亞共同體」,預定屆時還會把澳洲、紐西蘭和印度延伸納入。

金磚四國未來發展各異

俄羅斯

1991年12月,蘇維埃聯邦共產政權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俄羅斯因此拋棄了共產主義而獲得新生,歷經短痛之後,迅速就邁上經濟快速發展的坦途,GDP累計增長29.9%,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近年來,經濟更是突飛猛進,成為金磚四國之一。

俄羅斯自2007開始對石油公司課徵石油稅,初期因市場對制度不熟悉,擔憂稅負開徵將拖累石油公司獲利因而影響投資意願。然而稅制實施半年以來,市場已對新稅法較熟悉,投資意願回升,俄羅斯石油公司營收數字持續上揚。

中國在榮景中猶抱地雷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正面臨硬著陸的風險。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已上升至11年來最高點,為因應龐大的通膨壓力,今年以來中國已五度升息。如果中國想緩和貿易出超持續擴大帶來的通膨壓力,除了升息之外還應該採取更靈活的人民幣匯率機制與更多緊縮措施,否則將難以達到穩定經濟的目的。

早在半年多前,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等,都曾經異口同聲的提出「中國股市即將泡沫化」的警訊,立論在於本益比已臨屆高點,中國股市隨時都有一觸即發崩潰的可能。儘管他們言之鑿鑿呼籲投資人審慎投資,但是,時至今日,中國上海、深圳股市居高不下,屢創新高,投資人完全不把危機當作一回事。

中國通貨膨脹率超過銀行存款利率,而房地產在中國當局採取調控措施以後,也失去了投資吸引力。中國家庭存款2.3萬億美元,但是嚴格的投資規定,限制了它們不能向海外投資,因此,中國股市成為它的唯一選擇。中共當局採取措施緩解股市的過熱,但是股民迄今為止還是置若罔聞。人們深信,政府不會允許股市大崩盤,人們認為奧運會前必須維持在牛市。官方必須使出全力去護航,好歹至少也得在2008年8月北京奧運舉辦以前作政策護盤,甚至還有說法是,必須為2010年上海世博作護盤。中國股市的繁榮,使中國的5個企業躋身於世界市值最高的10大公司。

中國人口眾多,人民儲蓄率又高,加上不理性的一窩蜂投資行為,造成龐大資金作股市往上飆的推升助力。中國主要的證券指數交易達到上市公司預估盈利的50多倍,幾乎是歐美主要股市的3倍。目前的「炒股」顯然是一個巨大的股市泡沫,以正常市場來看當然是過熱了,日本及台灣股市,曾經分別在本益比60至80之間發生泡沫化的崩盤。目前中國股市即使看起來似乎還平穩的發展,但是,股市泡沫化的徵兆確明顯出現,只是它是一個封閉的市場,也就是說,可能人為的操控使它暫時撐下,但撐愈久泡沫愈大,屆時崩盤後果愈慘而已。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官方機構至少買了1,050億美元的美國次級債券,而這些次級債券的損失,加上在危機後半程即將可能再搭進去的1,000多億美元,共計2,000多億美元,折合全國13億人每人得平均分攤1200元人民幣。

中國除了股市、金融經濟因素之外,還有更多的引爆因素存在,例如:社會的維權動亂;近3000萬退共產黨團的熱潮方興未艾,隱然共產政權的面臨瓦解(蘇維埃的前車之鑑);殘暴迫害信仰和殘害異己的不得民心;貧富懸殊、醫療、教育的不平之鳴;玩弄手法導致外商競相出走等等。

因此,全球財金界人士及投資人都在密切關注中國股市泡沫化引爆的時機,以及是否將重蹈日本1980年代末的覆轍,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股民會落敗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經濟陷入蕭條。只是,它也極有可能援引蘇維埃政權瓦解蛻變而為俄羅斯的模式,那麼樣將是中國人民最大的福氣了。

事實顯示:共產老大奪權74年的蘇維埃聯邦,在1991年12月聖誕節那天正式瓦解了。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共產」被解體後,沒有一個國家發生大亂,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立陶宛,甚至南斯拉夫等等都走向民主自由,實行民主政治,社會更穩定,全部都一片大好。


印度的優勢在於具競爭力的低廉生產成本,印度製造業勞工的工資約為中國的1/4。(Getty Images)

印度挑戰「世界工廠」的地位

印度的經濟成長正處於起飛的階段,在未來10年,每年的經濟成長將維持10%的年成長率。印度股市在2年間狂飆1萬點上衝到1萬9千點,預期印度股市至少還有3、5年榮景。印度扮演的是全球服務中心的角色,印度的委外服務成功地改變了企業營運的模式,尤其是資訊科技及電信業。

今年以來,印度基金績效不但居新興市場之冠,印度的優勢在於比中國更具競爭力的低廉生產成本,印度製造業勞工的工資約為中國的1/4。印度劣勢在於生產尚缺乏完整的供應鏈,港口、機場、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後。不過,未來3至5年印度極有可能挑戰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2007年3月,印度製造業出口金額已達8百億美元,占全球總額超過7%,只比中國低了一個百分點。

拉丁美洲 巴西光環燦爛

巴西的優勢在於天然資源豐富,是全球穀倉與礦場,原物料充裕豐沛。全球20%的淡水集中在巴西,巴西90%為水力發電,電力過剩,可供出口;巴西農耕面積、森林面積都是第一,而且森林只有開發8%;黃豆、牛肉、紙漿、棉花農產品逾半外銷;巴西農產品和肉類價格十分便宜;鐵、錳、金、鎳、錫、銅和鋁等貴賤金屬,巴西產量均數一數二。巴西股市今年來暴漲6倍多,股市近期在能源Petrobras旗下油田可能蘊藏80億桶的原油和天然氣的利多支撐下,股市相較全球下跌顯得抗跌。

過去4年,巴西薪資年成率為4.6%,失業率由2003年8月的13%下降到現在的9.7%,就業及薪資成長將持續支撐內需。

巴西的三大投資風險包括稅負過重、匯率波動大和勞工成本偏高,三大緊箍咒提高了投資巴西的風險。稅負太重以致走私猖獗,走私貨占市場的比率從45%到80%都有。巴西每個月基本底薪看來不高,各種福利加起來可能是薪資的一倍。巴西匯率變動太大,也常讓廠商血本無歸。

東協亞太前景可期

東南亞國協 再創新契機

東協各國已簽署憲章,建立類似歐盟的共同願景,加速在2015年以前組成單一市場──「東協共同體」,可分為三大支柱:東協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以及東協社文共同體,它將不只是一個鄰國組織,而是一個擁有龐大商機的整合市場。

近6億人口的東協組織也是不容忽視的新星。不僅具備低廉的成本結構,而且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做為生產基地還是目標市場,都展現了不容忽視的量。新加坡受惠於政府積極吸引外資的政策利多,相當看好不動產、營建、金融等產業;馬來西亞原物料及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又在4月宣布停徵房地產投資利得稅、放寬外匯交易規範、持續主導基礎建設相關工程等政策,外資的投資意願相當高。菲律賓改善總體經濟,又持續推動海外勞工及外包產業支援經濟成長。印尼是原物料生產大國,棕櫚油、橡膠等農產品、石油、煤礦、天然氣、鎳礦等資源的產量出口都名列前茅,加上明年又有總統大選做多題材,印尼政府持續降息刺激經濟。

亞太市場四顆新星

南韓4月與美國達成韓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又有南、北韓關係達成破冰成果,南韓經濟如虎添翼,股市也頻創新高,目前本益比在亞洲市場中仍偏低,重工業相關類股基本面和獲利前景依然強勁。目前不論從經濟數據、企業營收、或是股市價值看,預估未來仍有長多的向上榮景。

創造世界經濟奇蹟的台灣,在過去長年以來,由於政黨、政客的長期惡鬥,嚴重的阻礙了經濟應該有的成長。所幸,總統大選和國會立法委員的兩大選舉即將來到,各界預期不論鹿死誰手,政局終將否極泰來,朝野必定會有徹悟與建立和衷共濟的體認,為2300萬人民的共同福祉努力以赴,拼經濟的工作必將獲致落實貫徹。

總的來說,台灣、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四顆新星儼然成形,在內需消費商機及科技產業復甦的推升下,表現將非常可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排名第一
分析家:美若進攻伊朗恐將後患無窮
美國防部長將敦促日本強化國際安全角色
兩性平等全球排名 北歐四國依舊領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