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通脹壓力增大衰退機率上升

【大紀元12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7年12月14日華盛頓報導)美國的消費者价格指數11月份上升的幅度超過了預期,市場擔心能源价格的持續上漲會增加通脹的壓力。盡管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机率有所增加,但是他們對美聯儲是否應該繼續減息的問題看法卻截然不同。

*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超預期*

美國勞工部星期五公佈的數字顯示,1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了0.8%,超過了10月份0.3%的上漲速度,也是2005年9月以來最大的漲幅。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在內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了0.3%,也超過了預期。

勞工部在星期三報告說,受能源價格上漲和美元走軟的影響,11月份的進口價格上升到17年來的新高。星期四出台的數字顯示,批發價格出現了34年來的新高,大部份是因為高能源價格所導致的。

經濟研究機構環球透視的首席經濟學家貝拉維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消費者物價的上升是因為石油和汽油價格上漲所推動的。他指出,石油和汽油的價格最近都有所回落,所以他預計,消費者物價在今後幾個月可能會有所降低。他也不認為批發價格的上漲值得憂慮,因為這一指標一向波動幅度大。使他略感擔心的是,美國和歐洲的核心通脹在出現下跌之後現在又開始回升。

他說:「這裡的擔憂看來在於,這些高企的能源價格已經擴散到經濟的其他行業,例如飛機票和交通運輸的費用,開始推動總體上的通貨膨脹率。」

貝拉維甚說,如果這種情況的確在發生,它會使美聯儲和歐洲中央銀行的工作變得十分複雜化,因為他們一方面要防止經濟陷入衰退,同時也要遏制通貨膨脹的上漲。

*學者:經濟陷入衰退機率加大*

美國的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在加大。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採訪時表示,雖然說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還為時太早,但是他認為,目前的經濟增長接近於停滯不前的速度。而處於這種增長速度的經濟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潛在震盪的影響。

環球透視的貝拉維甚說,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為40%。他預測,美聯儲在明年會繼續減息,以阻止經濟陷入衰退。

他說:「事實上美國經濟會進入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大。所以,對於美聯儲來說,這意味著,在今後,它對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的關注要大於通貨膨脹的風險。它不希望因為在降息的問題上過於謹慎而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並為此受到指責。最終,如果經濟陷入衰退,美聯儲會大幅度削減利息。」

*梅爾澤:不應降息*

不過,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梅爾澤卻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美聯儲根本不應該降息,而應該收緊信貸。

他說:「美聯儲正在犯一個政策錯誤,非常類似於它們以前習慣性犯的錯誤,這就是把太多的重點放在有關衰退的前景上。我們目前並沒有經濟衰退,衰退只是一種預測。而預測一向是很不准確的。我們可能根本不會出現衰退,而只是一段時間的緩慢增長。」

這位同時也是美國企業研究所的訪問學者指出,當看到失業率上升、工業產量下降、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的時候,才是衰退。而現在根本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他指出,商業部星期四公佈的數字顯示,11月份的零售額上漲了1.2%,幾乎是經濟學家所預測的2倍。

他說:「零售額出現大幅上升。我們沒有看到失業率出現上升。經濟也許在減緩,但是主要的經濟指標還沒有這樣顯示。我們有的是來自華爾街很多有關衰退的言論。這些人希望看到他們在證券市場上所犯的錯誤遭受的損失得到救助。」

默爾澤認為,目前金融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金融機構因為在次級房貸問題上所犯的錯誤而不得不做出大量的資產減值。他說,如果市場上存在流動性下降的問題,那麼美聯儲應該像它現在開始做的那樣,通過貼現窗口向銀行提供借貸,而不是降息。他認為,在今後兩年,美聯儲應該維持一個以低通貨膨脹為目標的穩定的貨幣政策。

*為何主要經濟體同時通貨膨脹*

目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歐洲的通貨膨脹在11月出現了2001年5月以來最快的漲幅。澳大利亞第3季度的通貨膨脹中間值也達到3.1%,是16年來上漲最快的。

與此同時,中國11月份的通貨膨脹從10月份的6.5%繼續上升到6.9%,創11年來的新高。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梅爾澤解釋了這些國家幾乎同時面臨通貨膨脹上升的原因。

他說:「這是因為所有這些中央銀行都在採取擴張的信貸政策或是至少他們的信貸不夠緊,從而不能遏制通貨膨脹的上漲。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對衰退的前景感到關注。」

這位教授表示,中央銀行不應該關注有關經濟進入衰退的預測。(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華爾街日報:美企業明年遭遇獲利下調海嘯
學者預期經濟成長走緩  將迫使聯準會降息
林麗美:美元忽弱忽強 後市多空難料
美國不景氣 突顯中國經濟多重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