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悲傷的歲月

——林芳的故事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林芳,1936年出生於重慶。那時,正處於抗戰前夕。林芳的父親為了抗日救國而投軍入伍,因此,林芳就沒有見過父親。七七事變,日軍大舉進攻,林芳的父親隨其部隊轉戰沙場,英勇殺敵,從參軍起,就沒有回過家。抗戰勝利後,又緊接著三年內戰。1948年,林芳的父親隨部隊去了台灣,之後杳無音訊。

林芳從小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她的母親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但為人賢惠,也很勤奮能幹。她憑著拾破舊、幫人帶小孩、當保姆來維持生計,並送林芳上學讀書。在最困難的時候,寧可自己忍飢挨餓,也決不讓林芳輟學。

隨著年齡的增長,林芳知道母親的辛勞,也知道自己讀書不易,因此學習十分勤奮。從小學、初中、高中,成績都是十分優異的。高中畢業後,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外語學院專修俄語(當時中共一切都依賴蘇聯,故需要大批懂得俄語的人)。

為了不辜負母親對她的辛勞付出和慇切的期望,林芳仍和往日一樣勤奮學習,成績優異,受到同學的欽佩和老師們的青睞。再加上,她長得很美,致使很多同學甚至個別老師都對她產生愛慕之情。雖然她那時正是青春少女,但她能理智地克制自己,正確對待來自各方的誘惑,以學習為重,把愛情婚姻深深壓在心底。

一九六二年,也就是她大學即將畢業的那一年,她的一位高中同班同學小張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小張和她在重慶讀書的時候,二人成績都很好,小張又是班長,品學兼優。二人在學習上經常在一起切磋,相互幫助,相處甚好。那時,因年齡都小,完全是一種純樸的同學感情。後來,沒到高中畢業,小張因為出身好,社會關係好,學習成績好,品質道德好,被防空部隊招收入空軍學習,現已是某空軍部隊的一名軍官。小張回重慶探親時得知林芳在北京讀書,故專程前來看她。幾年不見,更加親暱,因此之後,二人時有書信往來,由友情發展成為戀情。小張並提出等林芳畢業之後結婚。

小張是一名軍人,一切都必須要得到上級允許。因此,他把同林芳的戀愛關係向他的首長作了匯報,並提出要求登記結婚。空軍部隊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尤其對軍官管理更嚴。故對女方作了政審(政治審查)調查。結論是﹕林芳的父親是反動軍官,母親是反動家屬,而林芳本人則屬「黑五類」子女。因此,不但小張結婚的申請被拒絕了,而且還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這使得小張處於一種十分痛苦之中。他寫信向林芳表露,他打算離開部隊,寧可不做官,回家當老百姓種地,也要娶她為妻……

小張的痛苦又何嚐不是林芳的痛苦,她想不通,父親為了抗日,血染沙場,何罪之有!母親是一個善良的女人,一生勞動勤奮,又為何成為「反動家屬」了﹖自己雖出生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然而受的是共產黨的教育,從小就愛黨愛國,認真讀書學知識,是學校裡的「三好學生」,為甚麼要被列入「黑五類」之中﹖為甚麼﹖為甚麼﹖……經過了一段痛苦煎熬,反復思考,林芳終於清醒了過來,不能連累小張。自己是「黑五類」,再不能把小張也拉進「黑五類」。為了小張的前程,為了他有個美好的未來,為了他的幸福,林芳含著淚給小張寫了一封絕筆信﹕

「小張,這是我給你寫的最後一封信了。我不願看到你也成為『黑五類』。為了你的事業、你的前途、你的幸福,我不願拖累你,請原諒我,從今以後,我們就永遠分手了,希望你永遠把我忘記,就好像世界上從來沒有我。假如人生真有來世的話,就讓我們再成為伴侶吧,請永遠忘記我……」

林芳畢業後就悄悄離開了學校�,隻身一人來到黑龍江省最北邊和蘇聯接壤的一個小縣城,先在這個縣衛生局當統計員,後又被分配到一個醫院搞藥劑。林芳既聰慧又勤奮好學,這些事以前都沒有幹過,但她虛心向別人求教,很快就學會了,還常得到同事們的誇獎。

正當她一切都還順意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而且是一個接一個地發生。首先是中蘇關係惡化給她帶來的不幸。林芳會說一口流利的俄語,又恰好在中蘇邊境的縣城工作,故在內部開展全面政治審查時,她就被認定是「特嫌」(特務嫌疑),原來的工作也被停止了,留在單位邊「勞動」邊「交待」問題。白天要打掃衛生、倒痰盂、洗尿盆、沖洗廁所,晚上寫檢查交待問題。在審查中,知道了她是「黑五類」,因而對她管制更加嚴厲。日夜都有人監視。林芳有一個遠方的表哥,參加「朝鮮戰爭」回國後轉業到了北大荒。因為相距不太遠,二人見過幾次面。故在批鬥時,除了強加她是特務、黑五類之外,還批鬥她在外勾引男人,亂搞兩性關係。林芳面對這無情的批鬥、毒打、和羞辱,精神上遭受了莫大的打擊,十分痛苦絕望。曾一度想自殺,離開這個殘酷無情的人世。正當她處於絕望之中,有幾個平時和她相處得好的同事,背地裏勸慰她,在生活上暗中幫助她。這些善良之舉給予她活下來的勇氣。

「我不能死,我不應該死。父親是愛國的,母親是善良的。他們都是愛國愛家當好人。『黑五類』是強加的,他們沒有罪,我也不是特務,我也不應該是『黑五類』。我死了,誰來鳴不平﹖死了也白死,反而落個畏罪自殺的罪名。老天有眼,總會看清這一切的。」經過了一番思索,林芳堅強了起來,一天一天地挺過來了。

一九六六年文革開始了。「黑五類」子女林芳的處境比以前更加險惡。無知的紅衛兵,被煽動失去了人性,「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林芳日夜被揪鬥,挨毒打。精神上的打擊、肉體上的摧殘,林芳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變得虛弱。一個年華正茂的少女,被整得枯瘦如柴,未老先衰。在「清理階級隊伍」中,林芳母女被趕出了縣城,被強迫下鄉勞動改造,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農村雖然很艱苦,環境條件很差,但農民都很純樸,善良,沒有惡意地去對待這孤女寡母。一位老鄉把自己的草房騰出了一間讓她們母女住。大家生活在一起,親如一家。林芳到了這裡,倒像獲得了解救一樣,沒有了紅衛兵的批判和毒打,沒有了那沒完沒了的交待反省。林芳雖是大學畢業,但並不孤傲�,甚麼髒活重活都搶著干。鄉親們都很喜歡她,儘量的給她照顧,不安排她們干重活,能幹多少就干多少,沒有半點強迫之意。

在同一個村裡,還有另外一些被下放勞改的被當局稱為「牛鬼蛇神」的人,其中有一個是林業局的幹部,原在部隊當游泳教練。一九五八年轉業到了北大荒。他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資本家的家庭(屬於『黑五類』),又是知識份子(臭老九),當然逃脫不了文革中挨整的厄運,也被趕下農村改造。由於種種原因,已經四十出頭了,還是單身漢。那時,林芳也三十七歲了,也沒有婚配,於是被一些好心人的撮合,這對「黑五類」的老男大女在不斷的各種政治運動中,在失去了青春的幸福後,終於成為眷屬,在農村成家落戶。一年後,他們又添了一個小女兒,加上林芳的母親,一家四口在農村日子倒過得很好。

文革結束後,所謂平反、落實政策,他們都回了各自的原單位。一九八二年,林芳的丈夫在上海一所中學謀到了一個教師的職位,林芳也來到了上海。雖然十年浩劫已經過去了,但殘酷鬥爭的餘悸又怎能排去。他們總也忘不了那段悲傷的歲月,仍然惶恐擔心著未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石山毅:中共惡黨的十大罪狀(五)
再談文革歷史
遇羅克:紅色中國爭人權的先驅
鐘途:黨文化的陰險——感激罪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