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帶「病」來溫為哪般

標籤:

【大紀元2月6日訊】《同一首歌》就要來了。是的,來得有點突然。

以前看樣板戲《沙家濱》,在「智斗」一場中,刁得一對阿慶嫂有句著名的評價:這個女人不簡單。如今,我們完全有理由對《同一首歌》作出同樣的判斷:這首「歌」也很不簡單。
  
說它不簡單,並不在於這個劇組曾經仗勢欺人野蠻毆打過女記者,還有其主要製作人傳出有嚴重經濟和作風問題等陳年破事,也不是因為不久前這首「歌」的主策 劃人、36歲的胡繼國販賣了3公斤半毒品,被大陸雲南緝毒人員逮了個正著等八卦新聞。我這裡指的是,一個好端端的文化品牌一旦變成了「政治宣傳」的道具, 那實屬病得不輕。其特徵是:大陸官方出錢、當地僑領張羅、新老社團派票,看似文藝演出、實為宣傳教育。
  
如今上了點歲數的人都知道大陸「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傳統,很多人過去都是唱著革命歌曲長大的,那些「革命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唱遍了 五湖四海,唱得鐵樹開了花,唱得枯木發了芽,唱得「畝產13萬斤多」,唱得兒女鬥完老爹再批媽。一直唱到了今日中國的「和諧社會」,才好像少了點恐怖,多 了些溫情。也幸得於此,多少還代表點生活氣息的《同一首歌》節目才能夠得以問世,並在一段時間被大陸老百姓喜愛。但不幸的是這種喜愛卻無端地被當權者利用 了,繼而《同一首歌》很快失去了原有的單純目的。在「文化出口」的旗號下,塞進了不少「宣傳私貨」的《同一首歌》繼去年來到美、加之後,今年又首度匆匆忙 忙來到了溫哥華。
  
《同一首歌》帶「病」突然要「空降」,給人四個看不懂。
  
為什麼來得這麼猴急?這次「同一首歌」來溫可以說是真正的神速,溫哥華這邊的主要主辦單位據說還是在一個月前才接到的任務。按照平時正常的演出操 作的辦法,要舉辦如此規模的演出,至少要運作半年,這包括提出計畫、落實演員、確定時間、聯繫劇場、尋找贊助、廣告宣傳、票務推廣等等,而「同一首歌」卻 化繁為簡,一切出奇的飛快,其手法之簡約也凸顯其心情之急切。為什麼要來得這麼急?從其選擇的劇場和前來的仗勢不難看出其中的「貓膩」,無非是和「全球華 人新年晚會」比個人氣,拚個場子,但最關鍵的是恐怕是來除除「害」、「消消毒」,但以大陸龐大的政治和文化資源以及溫哥華當地「愛國僑社」的集體能量,去 對付一個純粹是民間團體舉辦的新年晚會,其格局和肚量恐怕都是成問題的。
  
為什麼要干「虧本生意」?生意場上有條鐵律就是虧本買賣不做。但這條鐵律對《同一首歌》沒有效用。此次來溫的演員且不談算一線還是二 線,也不論是過氣還是走紅,在商言商,如果稍稍算筆賬,你會發現幾十號人馬的旅差費、食宿費、演出費沒有幾百萬元人民幣恐怕扛不下來,如果要算上明星的出 場費,那更是天文數字,將如此多的明星全部塞到一個3000多人的劇場去演出一次,門票那點收入恐怕連劉歡、田震幾個人的出場費都不夠,即使加上金贊助、 銀贊助、銅贊助、鐵贊助,那也只是杯水車薪,大陸有關部門投下的重金可見一斑。而溫哥華主要的主辦單位某商會,其負責人既是經常拋頭露臉的「僑領」,又操 持著移民留學之類的買賣,根據此人一貫的記錄,要他自己拿出點錢出來「倒貼捧場」恐怕不符合他的一貫做法,對他而言,這單買賣無非是多賺少賺的問題。而問 題是,大陸有關部門作為「冤大頭」砸下這麼多錢搞這種虧本交易,無非想說明自己「牛逼威風」,自己「氣粗財大」,至於是不是值得,是不是對得起納稅人,那 根本就不在考慮之列。
  
為什麼明星都來「趕大集」? 歲末年關本來是各路明星走穴扒分的黃金時間,這個時間段,連三流歌廳裡賣唱的無名歌女都是一夜趕三四個場,眾多大腕、中腕、小腕的檔期更是早就排得滿滿 的,如此黃金時間被「加塞」集約趕來北美搞「演出」,恐怕不能全依仗歌手們對溫哥華僑胞的樸素「階級感情」以及對加拿大這方水土的情有獨鍾,明著看是「給 中央電視」點面子,不然哪天對方變個臉,自己就會和「十三億觀眾失去聯繫」,暗著瞅誰心裡都明白,這多多少少也算是個「政治任務」,如果膽敢賣點關子、撒 個破嬌,後果不堪設想。輕則遭央視「封殺」,重則打入另冊。經濟上吃點小虧,政治上得點安全,這早就是在大陸做人行事的訣竅。老毛有詩云:風物長宜放眼 量。賺錢的機會有很多,不在意今朝此夕,想必不少中港台明星都明這個理。
  
為什麼搞得神神秘秘。「同一首歌」去年在多倫多演出的時候,場面比較喧鬧,這次來溫卻有點像「鬼子進村」。除了少數幾家報紙有幾塊「豆腐乾」新聞 以外,既不見密集的廣告,也看不到演出的招貼,連派票也是通過華人僑團和學校在悄悄運作,這點「戰術」確實和以往很不相同。愚以為:一方面可能擔心過於轟 轟烈烈會把大陸有關部門因為「暗助」拖下水,引起加拿大主流社會的反感,另一方面行事低調,可能也和是不是最終在那麼短的時間能如期舉辦也有關係。說白 了,錢花了,心裡沒底。原來據說要把演出搞在10000多人的體育館,很多人就說很難保證坐滿。後來改在大女皇舉辦,人數少了四分之三,又擔心衝擊力減 弱。對於如何將《同一首歌》呈現出來,從出資人到主辦方都一直是游移不定的,說到底,還是對溫哥華的觀眾的熱情沒有信心,或者說對最後的圓滿缺少把握。
  
「巨星」雲集,耗資百萬,牽動八方,卻只在三二千人的場子匆匆而過,充其量就是辦個豪華的「堂會」,但願這種有悖常理的事情更多人不會再以平常 心看待。慷人民之慨,做極少數人喜歡做的事情,這不是百姓之福,更不是一國之榮。但願若干年後,我們重提《同一首歌》帶「病」來溫,不僅僅把它當成是一個 政治笑話。
  
2007-02-01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藏頭詩--聞大陸歌星來加「獻」藝有感
中正:李淵被襲與「同一首歌」出自一轍
紐約"同一首歌"風波背后的較量与思考 (1)
武漢仁:甚麼是「同一首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