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傳輸 美國科學家證實愛因斯坦理論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法新社巴黎七日電〕在一次令量子物理學家詫異的次原子光展示中,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讓一個小小的光波停住,從某組原子跳至另一組原子,然後繼續維持活躍狀態。愛因斯坦早在一九二○年代就提出原子行為準則的量子力學,但當時的技術無法證明其論點對錯。如今這項刊登在英國「自然」期刊上的實驗結果,與他的見解不謀而合。

儘管如此,科學家表示,這些結果仍令人吃驚,因為要把它們展現出來殊為不易,而且將來還有機會運用在科技上。評論人德國凱澤斯勞滕科技大學教授弗萊希豪說:「我看到這項研究時,一開始根本不敢置信。這顯示我們正進入同調光與物質波實驗控制的一個前所未有狀態。」

以物質形式完整複製光波

哈佛大學的金斯柏格與一組物理學家為了讓光束從某個原子雲跳至另一個原子雲,發射一道雷射光至某個原子雲,這個原子雲則已被冷卻至超低溫的慢速狀態,即所謂的玻色—愛因斯坦凝體。

光由稱為光子的粒子組成,科學家設法讓光的脈動從每秒三十萬公里減速到每小時二十公里,然後進入靜止狀態,其攜帶的資訊就儲存在極冰冷的原子雲內。實驗作者之一的霍兒教授說,到這一步都還是科學家所熟知的,但當關閉雷射時,光的脈動就會產生刻印,就像是全像片,而光的波動被完整複製,而且是以物質的形式。

資訊科技邁向光速化時代

作者群表示,由於光的脈動被轉換為遊走的物質波,因此資料也會從某個原子雲移轉至另一原子雲。弗萊希豪說,這些實驗可能會對科技帶來非常實質的好處。

資訊科技革命長期以來受到矽晶片電子迴路微型化進展所推動,大致上每一年半至兩年,其性能就增加一倍,亦即「摩爾定律」。但縮小的方向正快速朝向原子規格接近,這將需要全新的設計。弗萊希豪指出,光子將可作為量子資訊的載具,而原子也非常適合儲存與處理資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霍金的故事
霍金的故事 人氣 1126
沉睡海底80年 美二戰傳奇潛艇「哈德號」現蹤
裁員持續 微軟谷歌這次裁撤瞄準雲端部門
為保護青少年 紐約擬限制社交平台算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