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琴演奏家鄧少儀:來自天上的音樂

人氣 14

【大紀元3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2007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將於本週六(3月3日)在芝加哥登場,屆時天音樂團將現場伴奏再展風采。

天音樂團豎琴演奏家、國家二級演員鄧少儀女士表示,樂團現場伴奏給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天音樂團演出的整體效果已是國際一流水平,且手法細膩新穎,中國民樂配合西洋樂器,跟整體的節目、佈景、舞台、服飾等配合起來,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鄧少儀表示,有的觀眾對我們說:你們演奏得真是太美了,就像是來自天上的音樂。我對此深有同感。中國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也就是說,音樂、舞蹈等文化藝術都是神賦予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在展現神韻的同時,也同時在詮釋中華民族神傳文化的精髓。

「西方古代著名的音樂大多是以頌神為主題,當時的人虔誠的信神,能直接或間接地收到天國之音,故創作的作品能使人有一種超脫塵世而入天國之感。」

對於豎琴在天音樂團中的特色,鄧少儀表示,豎琴音色優美,流暢自如,主要起到點綴、潤色、烘托、渲染的作用,對於不同節目的詮釋也不同。

舞蹈「創世」之初,是一種氣勢很大的磅礡的旋律,稍後突然全場靜下來,豎琴獨奏。鄧少儀表示,此時運用了刮奏的技巧,展現眾神降臨的莊嚴神聖的美妙境界。

隨著場景轉入「傣族舞」中的碧水河畔,音樂也抒情如歌。鄧少儀表示,此時豎琴有一段優美的獨奏,表現潺潺的流水。當傣族少女們在水邊嘻戲起舞時,豎琴又有一段獨奏,潤澤細膩,展現她們婀娜嫵媚的舞姿及歡樂的心情。

鄧少儀表示,舞蹈「燭光」的音樂和歌詞都很感人,很多觀眾喜歡。豎琴在這個節目中主要用了琶音,一串和弦音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依次連續奏出,起到豐富和聲的作用。

她說,「那種深沉悲壯的音樂,帶著我進入那種情緒,彈奏時自己都被感動得落淚。」

木蘭凱旋歸來與父親見面時,「彩虹」舞中領舞演員手持綢帶出場時……豎琴都與二胡配合,奏出了優美的旋律。

鄧少儀表示,樂團演出的效果好,歸功於每一個其中的演奏家。每一種樂器的性能都不一樣,各有千秋,各個樂器之間配合得默契,整體演奏效果才能發揮出來。

「整台晚會是一體的。除了樂器之間的配合之外,樂團與舞蹈、天幕等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可以加強演出的效果。我演奏時腦子中想著節目的劇情、天幕背景,就能夠更好的詮釋節目的內涵。」

鄧少儀表示,晚會所到之處,觀眾反響都很好。有的觀眾尤其對天音樂團感興趣,有的坐在第一排的觀眾探頭看樂池向我們微笑著打招呼,有的觀眾中場休息時跑到樂池跟我們說:你們彈的真是太美了,我買票只聽樂團的演奏就已經值了。

「紐約無線電音樂城劇院的舞台工作人員對我們說:你們的音樂太美了,你們真是一群非常好的人。」

鄧少儀表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內涵深刻、純善純美。「我以前從未經歷過如此美好的演出,在參與的過程中,我自己感到身心受益。」

「很多觀眾都說好,但具體好在哪兒,有的就不大能說得清楚,我想是因為晚會背後的內涵很深,觸動到了人的內心深處,讓人有一種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感受。並且這樣的演出,可能是很多人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的,所以很受震撼。」

鄧少儀表示,以前在國內演出時,我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演奏而演奏,沒有過多的想:自己的音樂是否能打動人,是否能使人受益。現在自己演奏的出發點,就是要儘量把美好的東西帶給人們,給人們傳遞一種正的信息。

她說,「從這種心態出發,我感到樂器的表現力都提升了很多。其實樂器本身也是有生命的,我彈奏時就像在用我的心和它溝通一樣。」

鄧少儀畢業於華南文藝大學,曾在珠江電影製片公司樂團擔任豎琴演奏員十七年,參加過上百部電影、電視片的錄製和演出,並多次被評為「優秀演奏員」。1989年與美國指揮家羅納德.舒維茨合作演出了莫扎特著名的C大調長笛豎琴二重奏協奏曲,1994年應邀到香港大會堂演出。現在在天音樂團擔任豎琴演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東方神韻震撼歐洲:發現另一個中國
為了看晚會  我太太盼了一整年
德國觀眾依依不捨新唐人新年晚會
德國觀眾看新唐人晚會的中國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