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演奏家邓少仪:来自天上的音乐

人气 14

【大纪元3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采访报导) 2007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将于本周六(3月3日)在芝加哥登场,届时天音乐团将现场伴奏再展风采。

天音乐团竖琴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员邓少仪女士表示,乐团现场伴奏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天音乐团演出的整体效果已是国际一流水平,且手法细腻新颖,中国民乐配合西洋乐器,跟整体的节目、布景、舞台、服饰等配合起来,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邓少仪表示,有的观众对我们说:你们演奏得真是太美了,就像是来自天上的音乐。我对此深有同感。中国传统文化是神传文化,也就是说,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都是神赋予的。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在展现神韵的同时,也同时在诠释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的精髓。

“西方古代著名的音乐大多是以颂神为主题,当时的人虔诚的信神,能直接或间接地收到天国之音,故创作的作品能使人有一种超脱尘世而入天国之感。”

对于竖琴在天音乐团中的特色,邓少仪表示,竖琴音色优美,流畅自如,主要起到点缀、润色、烘托、渲染的作用,对于不同节目的诠释也不同。

舞蹈“创世”之初,是一种气势很大的磅礡的旋律,稍后突然全场静下来,竖琴独奏。邓少仪表示,此时运用了刮奏的技巧,展现众神降临的庄严神圣的美妙境界。

随着场景转入“傣族舞”中的碧水河畔,音乐也抒情如歌。邓少仪表示,此时竖琴有一段优美的独奏,表现潺潺的流水。当傣族少女们在水边嘻戏起舞时,竖琴又有一段独奏,润泽细腻,展现她们婀娜妩媚的舞姿及欢乐的心情。

邓少仪表示,舞蹈“烛光”的音乐和歌词都很感人,很多观众喜欢。竖琴在这个节目中主要用了琶音,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起到丰富和声的作用。

她说,“那种深沉悲壮的音乐,带着我进入那种情绪,弹奏时自己都被感动得落泪。”

木兰凯旋归来与父亲见面时,“彩虹”舞中领舞演员手持绸带出场时……竖琴都与二胡配合,奏出了优美的旋律。

邓少仪表示,乐团演出的效果好,归功于每一个其中的演奏家。每一种乐器的性能都不一样,各有千秋,各个乐器之间配合得默契,整体演奏效果才能发挥出来。

“整台晚会是一体的。除了乐器之间的配合之外,乐团与舞蹈、天幕等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可以加强演出的效果。我演奏时脑子中想着节目的剧情、天幕背景,就能够更好的诠释节目的内涵。”

邓少仪表示,晚会所到之处,观众反响都很好。有的观众尤其对天音乐团感兴趣,有的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探头看乐池向我们微笑着打招呼,有的观众中场休息时跑到乐池跟我们说:你们弹的真是太美了,我买票只听乐团的演奏就已经值了。

“纽约无线电音乐城剧院的舞台工作人员对我们说:你们的音乐太美了,你们真是一群非常好的人。”

邓少仪表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内涵深刻、纯善纯美。“我以前从未经历过如此美好的演出,在参与的过程中,我自己感到身心受益。”

“很多观众都说好,但具体好在哪儿,有的就不大能说得清楚,我想是因为晚会背后的内涵很深,触动到了人的内心深处,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感受。并且这样的演出,可能是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所以很受震撼。”

邓少仪表示,以前在国内演出时,我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演奏而演奏,没有过多的想:自己的音乐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使人受益。现在自己演奏的出发点,就是要尽量把美好的东西带给人们,给人们传递一种正的信息。

她说,“从这种心态出发,我感到乐器的表现力都提升了很多。其实乐器本身也是有生命的,我弹奏时就像在用我的心和它沟通一样。”

邓少仪毕业于华南文艺大学,曾在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乐团担任竖琴演奏员十七年,参加过上百部电影、电视片的录制和演出,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演奏员”。1989年与美国指挥家罗纳德.舒维茨合作演出了莫扎特著名的C大调长笛竖琴二重奏协奏曲,1994年应邀到香港大会堂演出。现在在天音乐团担任竖琴演奏。(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东方神韵震撼欧洲:发现另一个中国
为了看晚会  我太太盼了一整年
德国观众依依不舍新唐人新年晚会
德国观众看新唐人晚会的中国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