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總統大選白熱化 3大熱門政綱比較(1)

——國內政策‧就業、預算赤字、住房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章樂巴黎報導)距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僅剩四週,競選活動進入白熱化。一些著名民調機構的調查表明,有三位候選人的民意指數達到或超過20%。他們是:人民運動聯盟(UMP)的尼古拉‧薩爾科奇(Nicolas Sarkozy)、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的賽格萊娜‧羅雅爾(Segolene Royal) 和 3月初民意指數追上上述兩人的法國民主聯盟(Union pour la democratie française)的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極右的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的讓-瑪麗‧勒龐(Jean-Marie Le Pen)以較大距離位居第四。


今次總統大選選民的對國內問題的關心,遠遠超出他們對國際問題的關心。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今法國國內問題的嚴重性。持「法國在走下坡路」、「法國需要變革」觀點的人多年來法國內外均大有人在。而這些觀點在法國大選活動中成為更廣泛、更強烈的呼聲。從總統候選人到選民,大家都在談論購買力下降、就業難、預算赤字、治安、環保、教育、住房等問題,成為大選辯論的焦點。

更關注國際政策的,似乎是知識份子、專家和媒體。他們認為,除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與美國持相反立場外,希拉克的外交政策幾乎全面失敗:歐憲公投失敗;提倡歐洲聯合,但讓人感覺實質上想(過份)保護法國利益;在與美國抗衡方面不夠策略,……

1月14日薩爾科奇公佈了12頁的競選綱領。2月28日又專門發表了12頁國際政策方面的綱領。2月11日,羅雅爾在其支持者的大型集會上公佈了其長達21頁的競選綱領。貝魯也於本月21日第一次在巴黎召開大型競選公眾集會,闡述其治國方案。


法國街頭競選海報:儸雅爾(左)「大變化!」薩爾科奇(右):「我們在一起,一切都將成為可能。」(AFP/GettyImages)

本文試對上述三位主要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主要議題上的觀點做一介紹和比較。

1. 國內政策

1.1 就業、工作

薩爾科奇認為,目前法國模式的危機是道德危機,其中心是勞動價值觀在人們心中的貶值,人們不愛勞動,而是牴觸它。但對他而言,勞動意味著自由、機會平等、社會進步、尊嚴和互相尊重。當別國都在努力工作時,法國人卻在減少工作,因而無力負擔法國模式所看重的退休金、壽命的增長、殘障人補助、社會保障等;連中等收入的人都買不起住房,而從前,每個中等收入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


2007年3月16日數千Airbus員工在位于法國南部的Blagnac市其公司總部前抗議示威(PASCAL PAVANI/AFP/Getty Images)

他表示,為了重振法國經濟,必須鼓勵就業。他建議那些投資、創造就業、增加僱員工資的企業應少交所得稅;失業者可以得到低工資的保障,但同時有義務不得連續兩次拒絕合理的就業機會。

薩爾科奇批評社會黨提倡少工作,包括把每週工作時間限制在35小時之內。而他提倡多勞動、多承擔風險,就應多得。比如允許35小時以外工作,所得在納稅方面應得到優惠。

關於一些困難居民區家庭或年輕人就業難的問題,薩爾科奇主張公民有就業、生活穩定的權利,同時也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有義務。國家寧願提供資金給這些公民提供免費教育或培訓,而不是粉刷房子;而這些公民也有義務付出自己的努力,比如每天早8點要起床去學習。

社會黨競選人羅雅爾則看重全法兩百萬中小企業(僱員少於250),認為它們是最重要的就業機會的創造者。法國也是高科技國家。她保證將國家用於研究、發展的年度預算提高10%;國家每年給企業的650億歐元補助金中用於科研與技術革新的部份也從5%提高到15%。

法國有23%的年輕人失業,屬於歐洲國家最高之列。羅雅爾的改善措施是,加強企業與中、高等教育的聯繫;給沒有收入的年輕人提供補助,交換條件是他們必須參加嚴肅的職業培訓和尋找工作;每人可享有10000歐元的無息貸款等。

貝魯認為,從前,中等收入的人們月底都有一些餘錢;而現在,每逢月底便捉襟見肘。他的經濟觀的中心是企業,是它們使國家健康、富有,為之創造就業。他建議,為減少失業,應立即允許每個企業僱傭兩個職工,5年內除10%用於退休金外,不用為其繳納任何社會分攤費用(charges sociales)。他說,許多企業主表示,如果如此,他們馬上會招僱僱員。他還說,法國有270萬個企業,其中150萬沒有僱員,100萬隻有1到9個僱員。

貝魯主張加班的工資應另加35%的獎金並免交社會分攤金;開放每週35小時以外的工作時間。鼓勵人們多勞多得。

貝魯反對「第一工作合同(CPE)」,因為該合同對沒有任何職業經歷、第一次工作的僱員規定了過長的兩年的試用期,其間可以不給任何理由解僱之,從而違反了法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公民社會權利。他建議給這樣的僱員一個穩定的合同,作為交換,僱員工資的一部份用於其職業培訓。如此企業與僱員將有一個平衡、友好的關係。

1.2 預算赤字

如今的法國債台高築,公共債務高達國民總產值的64%(歐洲穩定公約規定的界限是60%),人均18000歐元。也就是說一個嬰兒一出生,就背上了18000歐元的債。

曾任財政部長的薩爾科奇認為,法國龐大的國家開支的45%用於國家公務員,所以減少公務員以削減國家債務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比如,歐洲邊界取消多年了,可海關公務員還和以前一樣多;合併若干公務員數目龐大的公共部門等。

貝魯認為,25年來,國家每天都花費超出其收入20%的錢,哪個企業能這麼經營呢。他提出節省210億歐元的計劃:
‧ 三年中致力於減免中小企業和工資低於「最低工資(SMIC)」1.3倍的人的社會分攤金(節省90億)
‧ 逐漸設定優惠某些類別或行為的減稅額(Niches fiscales)的上限(節省40億)
‧ 國家機構現代化的一些措施(節省50億)
‧ 地方行政機構採取一些節約措施(節省30億)

貝魯還建議在憲法中規定禁止政府在非衰退時期制定有赤字的預算。

為減少公共開支和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羅雅爾建議限制政府部的數量及其變來變去的職能範圍;重新審視以避免地方政府的職能與中央政府的重疊。除此之外,尚未見到其它有關減少國家預算赤字的建議。

1.3 住房

法國民主聯盟的貝魯在其競選網站上說,從前,住房費用只佔一個家庭支出的11%,而現在至少為30侧40%。不少人有穩定的工作,卻因付不起房錢而睡在自己的汽車裡。另一方面,規定每個城市至少要有20%的低價社會住房的SRU法第55條款並沒有得到遵守。


一個叫“唐吉訶德的儿女們”(Les Enfants de Don Quichotte)的救助組織在巴黎圣馬丁運河 (Canal Saint Martin)河畔搭起了200多個帳篷,在2006年圣誕節前提供給無家可歸的人居住。(大紀元攝影記者王泓)

他建議每個建房計劃中面積上至少要包括25%的低價社會住房。他還建議,為方便年輕人和一些困難家庭,禁止收取租房擔保金,而代之以一種互助保險系統。

在他任地方議員的比利牛斯-大西洋(Pyrenees-Atlantiques)地區,議會用了5年的時間回收和重建了1000個非常小的住房,有廢棄的鐵道口看守員的房子、農場裡沒人用的角落等。這些住房可於那些情況緊急的人。

薩爾科奇主張要讓中產階級有能力成為房主,國家要保證購房貸款,把購房款從所得稅的計算中扣除。因為他相信,人們一旦成為房主,就會尊重他的住房、他的街區和他的環境,就會尊重他人。

社會黨的羅雅爾認為,家庭在社會佔有重要的一席,而住房是家庭安全感的首要條件。她建議每個城市要有能緊急接納1000居民的地方。她還提出5項建議:
1. 建120 000套急需的低價社會住房。因為有些城市沒有遵守SRU法第55條款。
2. 創立提供擔保金的公共部門,保證那些有困難的人不被逐出住房。
3. 加重對空閒超過兩年的(投機)住房的稅收,促使其投入出租
4. 擴大無息貸款鼓勵買房。特別是繳納15年社會住房租金的人可以成為其房主。
5. 國家與地區一起,建立針對學生和年輕就業者的住房計劃。

(未完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總統競選人述政綱 批中共是屠殺同謀
法總統大選 沙柯吉辭內政部長拼選舉
仁愛礁衝突 菲律賓:已向北京發出外交照會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