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哈談判兩岸共同要求優於開發中會員國待遇

標籤: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三日專電)台海兩岸在杜哈回合的「非農產品市場進入 (NAMA)」談判中,共同以「新入會員國 (RAMS)」地位,要求「優於開發中會員國」的優惠待遇,但能否達到目標則充滿了變數。

NAMA談判小組主席、加拿大駐世界貿易組織 (WTO)常任代表史蒂文生表示,RAMS的主張中,除了較長的「執行期」獲致廣泛的支持外,其它方面都沒有明確發展。

台灣、中國、沙烏地阿拉伯、越南、克羅埃西亞等十四個RAMS,在NAMA談判中提案強調,他們在入會時已作了很大承諾,因此,在新回合應享有優於開發中會員國(DEVELOPING PLUS)的彈性待遇。

RAMS主張,新入會員國的執行期延長五年,並享有五年的緩衝期;降稅係數為開發中國家的一點五倍;百分之十五的關稅項目適用低於公式的減讓,或百分之十的項目免於公式減讓。

最近才入會的沙烏地阿拉伯、馬其頓、越南則要求完全免於新回合的承諾。

面對RAMS的主張,多數會員國雖沒有公開反對,但顯然有所保留。史蒂文生在答覆中央社記者詢問時表示,目前比較明確的是,多數國家願意給予RAMS較長的執行期;以及可以考慮亞美尼亞、摩爾多瓦及亞塞拜然等貧窮小國可免於新承諾。

中國入會五年以來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享有最大的貿易順差,在NAMA提出的新入會員國待遇近乎「漫天開價」,恐怕難被接受。但目前NAMA仍未進入關稅減讓公式、減讓係數、開發中國家彈性待遇等核心議題談判,RAMS的提案除了較長執行期外,並沒有明顯結論。

台灣的目標雖不如中國明顯,但情況相似。對台灣更不利的因素是,巴西曾在會中表示,RAMS中的「已開發」會員國不得適用開發中國家待遇,如巴西的論調得到會員國支持,台灣將首當其衝,雖然台灣堅持開發中國家地位。

NAMA本周討論了「非關稅障礙」及「部門別」市場開放等議題,史蒂文生對於各國的參與及提案感到鼓舞,但基本上,NAMA談判仍在等待農業談判的進展,農業談判獲致具體突破後,NAMA才會進入核心議題談判。

相關新聞
歐盟貿易執委:杜哈談判膠著 但仍抱一線希望
WTO秘書長:台灣應以多邊貿易機制優先
印度總理:突破杜哈談判 美應提農業有效方案
明春杜哈談判 台灣沒退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