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樂生乎-樂生療養院的一天

圖文/麥立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3月25日早上應朋友的一通電話,問我是否想真實了解「樂生療養院」事件?我來到位在新莊,成立於日本昭和五年(民國十九年)的樂生院。

踏進園區時警衛問都沒問,當時心中有些納悶:這地方不需要任何管制,接近痲瘋病患安全嗎?

之前曾在新聞中看到,他們和學生向蘇行政院長呈情,後轉為抗爭的場面;也聽到台北縣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堅持照顧院民、尊重民意與一切依法處理的立場;並說,捷運新莊線已延宕3個月,目前估計已造成相關損失共計120億元,完工期限延至民國101年12月,對新莊線沿線近百萬人口的權益影響至鉅,因此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將於公告強制拆遷期滿後,依法強制執行。又知道目前只有46位患者,不願搬到已蓋好的設備完善的大樓居住等等。

院址內的一邊,可以看到捷運正在施工,後來得知捷運局已拿回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原來現在只是「剩下」土地中百分之九十和四十之爭。

在園區內看到蔣夫人在民國49年以聖經句刻的「聖德碑」,同碑的另一面是彭孟緝將軍所題「仁者不憂」,感覺整個環境十分清幽。先繞行園區發現他的房區很有特色,例如看到「貞德舍」就知是女生宿舍,「漁翁舍」又稱「澎湖舍」,「經生舍」是蔣經國先生為榮民建造的等等,另外還有佛堂、天主堂、公炊、澡堂等公共設施。

稍後進到活動會場,映入眼簾的抗爭黃色布條【洗刷污名 平反冤屈 承認錯誤 面對歷史責任】,雖然活動並未開始,立即感覺在寧靜中似乎充滿濃濃的不平和火藥味!

看到一位年輕人走過,感覺他是住在裡面的人,就試探的問:這些抗爭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院民會有「冤屈」的感覺?原來他是一位醫學院的實習生,他認為,現在院民的身分已不再是「病患」,因為痲瘋也就是漢生病人,民國四十八年之後,對於新發現病患,已採取「在家門診治療」方式,也就是派遣醫護人員到病患家中看診,或由病患親至專門醫院持續門診治療。通常,一般病人在用藥兩天後,即由開放性病人轉為非開放性病人──此時的病人本身雖帶菌,卻不會傳染給他人。所以他認為:應該和日本此類的患者一樣稱為「回復者」,需要的是一個療養區,而非像新大樓「病房式」的居住環境。

這時又有位「病患」開著他的電動車過來,我開始和他閒聊。他17歲就被強送過來,我問:來這被隔離會不會很難過?長期隔離會不會像被判無期徒刑一樣痛苦?因為監獄的犯人還有服刑期滿出獄的一天,他卻註定一輩子要住在這裡。他的回答居然是「不會」,他說:因為當時這種病是無藥可醫,他若留在家中,不但他,而是整個家族會遭到社會的排斥、唾棄。所以,他寧願來到一個大家都「一樣」,可互相「接納」的地方。雖然,當時是讓他們與社會隔絕,自生自滅,一直到民國四十一年,樂生療養院開始引進當時國際上使用之痲瘋效藥「滴滴實」(DDS)後,病情才被控制。但是為了家人,為了不會再傳染給其他人,他還是覺得住在院裡比較好。

他伸出已萎縮的雙手,告知其實他手肘以下是沒知覺的,所以即使用火燒、用刀割也毫無痛感。當時,我也真摸了摸那雙手,當初是長滿「疙瘩」、「潰瘍」的雙手。如今皮膚是完好,但已萎縮、變形像「鷹爪」的雙手。我才真的了解這種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粘膜以及周圍末梢神經。如果沒有治療,會造成知覺麻木,最後喪失肌肉控制力和手腳殘障。他說現在他們不再被「隔離」,但社會還是一樣無法接納他們,有人過年、過節想回家,但一兩天就會回來,一方面是受不了「歧視」;受不了旁人「嫌惡」及別人「怕被傳染」的害怕;還有外面也沒有「無障礙空間」,他們這些手腳不便的人,實在無法再融入外面的社會,快樂的生活。

那位老伯已七十幾歲,還說他是院裡現有病患數一數二年輕的,也就是現在住的都是七、八十甚至有八、九十、一百多歲的老人。他說:過些年他也會老死,若因為他,而使新莊捷運無法通車,這種罪他擔不起,所以他已住在旁邊新大樓。不過他們這些能動的,每天都過來舊園區活動。這時我問:「若沒了這片園區,你會如何?」那位可愛的老人頓了頓,還是說:為了大多數人,也還好啦!

接著他自願帶我去新大樓參觀,也正如他所說,雖然生活空間小些,但重病者集中治療;需要人照顧生活的老人,也有人照顧;裡面也很乾淨;不像舊房舍比較分散,集中式的管理也能節省政府的開支等。看得出他十分感謝政府的照顧,也十分滿意目前的生活。但我發現:一棟九樓的建築,雖然他用電動車是來去自如,但問及:「若發生火災,這些手腳不便的人如何逃生?」阿伯只能靦腆的笑著:「不會那麼倒楣啦!」

下午三點開始,看了幾部紀錄片,又與前來聲援的學生及其他「病患」進行了解,還碰到一位會說中國話的法國人,問問他對這事件的看法,他說:我們的社會好像「生病」了,因為這種「人文關懷事件」,怎麼只看到學生的參與,青壯年人幾乎不見。環顧四周,真是幾乎只看到學生!

下午一位「患者」跟我說起補助金的事,我才了解蘇院長口中認為院民已領二百二十多萬是怎麼一回事,那是現存只有二十幾位在日本時代就被抓進來的人,當時因無藥可治,日本政府認為自己的做法實在不人道,而對這二十幾人所做的賠償。至於政府想給的一百多萬,只在立院二讀尚未通過。唉!難怪那些老人家一路走來,有被「汙名化」的感覺。我請教一位阿伯,若是政府真的也給他三百多萬,甚至一千萬他搬不搬?他的回答是很篤定的「不搬」!因為這個年齡,他要的是「太陽曬屁股」的舒適,能「呼吸新鮮空氣」的健康和自在!

晚上聆聽了,學生和阿公、阿嬤一同完成詞曲的晚會,由阿公、阿嬤和著淚水自己唱出的心聲。「每天早上蟬在叫」:……還有新鮮自然的空氣 風吹帶來又微微 這是對我們幫助的 阮也沒要求什麼 只要求原地保留的。一首「你的愛」:你的愛 你的愛 愛要真實又實在 不要雙重標準來對待……希望政府要公平,不要對搬過去新大樓的什麼都給,對他們是斷水又斷電,雖然目前是只有斷熱水。「你咁賠得起」:……政府官員 侵害人權 你咁賠得起 你咁賠得起……。這是日前因呂副總統說:你們這樣抗爭,耽誤捷運進度,你們賠得起嗎?而做的詞曲。

日前看到報紙,「紫斑蝶北遷 南二高讓路」,為了讓越冬的台灣紫斑蝶順利北遷,三月二十六日到四月五日每日上午,國道三號(南二高)林內段北上部份車道會暫時封閉,避免高速行駛的車輛撞到紫斑蝶。這是一則多麼溫馨的新聞,政府為了北遷的「蝴蝶」可以如此仁慈;但對一群「日薄西山」的老人,站在「尊重人權」的立場,又做了什麼?我想「尊重」不是46比一.兩百人之爭;不是比兩邊建築的設備;不是因他們少數人不遷,可能會延宕捷運工程(其實只要當初設計做些小幅修改,也不至於會延宕工程)!若真「尊重人權」,即便只有一人不遷也不能拆除。況且這裡的建築有其歷史意義;儲存「台灣公衛」百年的縮影,是現存「唯一」能見證台灣近代防疫的史蹟,不正是反省疾病人權的最佳空間。

「人權」的摧殘,請問政府「你咁賠得起」!樂生、樂生就讓這些老人快快樂樂的安享餘年吧!


院民在舊屋內自由快樂唱著卡拉OK

(本文僅代表作者言論與立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二三四五六七
    四個三個分不均
    忽上忽下真刺激
    又高又低手抓緊
  • 誰說
    心中容不了
    一粒小石
    化阻力成助力
  • 樂生療養院,行政院的態度轉向擴大保留,台北捷運新莊線通車時間可能會一延再延,台北市長郝龍斌說,行政院必須做最後的決定,台北市才能針對可行性進行評估,而台北縣長周錫瑋批評,樂生療養院保留爭議經歷16年,十多年來,政策都沒有變化,不過現在卻反反覆覆,對於新莊線的通車安全及時間,執政黨前後三任院長,都有責任。
  •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台北縣二十六日電)針對樂生療養 院拆除爭議,行政院長蘇貞昌已交代工程會了解有
  •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家俊台北二十六日電)反對樂生療養院拆遷的樂生自救會、支持拆除的台北縣新莊三重民代今天都到立法院請願。分頭接見他們的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明天有機會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雙贏之道。
  • 【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二十八日電)因捷運新莊線工程而衍生樂生療養院是否保存的爭議逐漸擴大,知名導演侯孝賢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等人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保存樂生院;林懷民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應指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將樂生院指定古蹟。侯孝賢說,他將把樂生院爭議拍成紀錄片,訴諸國際。
  • 大海日夜
    嘩啦嘩啦
    苦苦追求
    想將大山擁入懷中
  •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二十九日電)就在知名導演侯孝賢等多位文化人力挺樂生療養院保存議題後,地方也出現較大的反彈力道,「捷運早日通車聯盟」決定三十一日發起團結拚捷運萬人大遊行活動,預估中正路交通將因遊行而癱瘓,聯盟呼籲駕駛人當天上午十時到下午二時能提前改道行駛。
  • 清早上課中午到
    心中委曲無人道
    四隻兩隻都有腳
    獨我無腳難爬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