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啓立再上書籲否定反右

全國各地當年右派掀起上書潮

人氣 60

【大紀元4月18日訊】(爭鳴月刊記者羅冰報導)去年六中全會前夕,胡啓立再度上書,要求否定1957年的反右運動。“兩會”前夕,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經過討論,拒絕了胡啓立上書的要求,並於三月初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了《關於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

回顧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

一九五五年,毛澤東搞了反胡風——肅反運動,搞得民怨沸騰,國內政治環境緊張萬分。一九五六年,赫魯曉夫在蘇共十九大作秘密報告,從而在前蘇聯和全世界掀起了非斯大林化運動,對堅持個人崇拜、個人迷信的毛澤東是個沈重的壓力。但是,毛澤東對肅反擴大化卻拒不認錯,只是採用在政治上稍作寬鬆的方式(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來紓解矛盾。於是在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春天,在知識界形成了短暫的”春天氣候“。這時,毛澤東又提出了整風運動,號召人們給執政黨提意見,並發展成爲”大鳴大放“的局面,但,毛澤東卻被”大鳴大放“嚇破了膽,於是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提出”事情正在起變化“,開始搞起了反右運動,在全國知識界中一口氣劃了三百十七萬八千四百七十個右派分子(右派人數引自本刊二○○六年一月號《反右運動檔案解密》)造成了中共執政後第一個大冤案。毛澤東對他的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作法,卻自鳴得意地宣稱是”引蛇出洞“的”陽謀“。

胡耀邦的政治勇氣和鄧小平的歷史性錯誤

一九七六年毛澤東逝世。一九七七年,胡耀邦出任中組部長,他傾注心血大力推動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三年內為二百九十萬文革受害者平反恢復名譽。當然,胡耀邦更令人折服的政治勇氣,是爲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的受害者鳴冤,於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七日,由中共中央批發了《關於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決定的實施方案》的決定。根據該決定,以一九五七年中共中央《關於“劃分右派分子標準”的通知》爲依據,凡符合當時劃右派標準而定爲右派的,是摘帽問題;凡劃錯的,應予以改正。到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全國各地的最後一批右派分子摘掉帽子,爲此,《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一項重大的無產階級政策》。

當時之所以對右派分子只是“摘帽”和“改正”,而不是“平反”,是因爲鄧小平仍堅持認爲反右運動是沒有錯,是正確的,問題是擴大化了,但事實上,除了爲證明反右運動是正確的留了幾個不予以“摘帽”的“大右派”以外,絶大多數都屬於“劃錯”而“改正”了。

歷史證明,鄧小平堅持反右運動是正確的只是擴大化了這一論點,和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提倡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六四”屠城,只搞經濟改革而不搞政治改革等,應並列爲鄧小平的五大歷史性政治失誤。

胡啓立第一次上書要求徹底平反右派

早在二○○二年九月初,胡啓立已第一次就“反右運動”的正確性、合法性,要求推倒,致信十五屆中央政治局,期待在十五屆中央政治局換屆前能解決鄧小平留下的“反右本身是沒有錯,問題是擴大化了”的政治結論。

當時的中央政治局經過討論,一致認爲“問題已經解決,一九七八年的政治結論不變。”

爲此,江澤民還發表了兩點意見:(一)對於已有政治、組織結論,經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或有必要的,有利全局、有利政局、有利國家穩定和發展的,不能因新的環境、新的政治氣候而做出改變;(二)要提高政治判斷力,以各種藉口要求推倒、糾正黨和政府正確處理的重大事件,目的是要借勢推倒共產黨領導。

當年“右派”掀起上書潮要求平反

據有關方面的資料:目前尚有九千五百多當年被劃爲右派分子的人還健在,其中定居香港、澳門的有四百二十多人,移民歐洲、美國、加拿大、澳洲的有八十多人。

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濟南、瀋陽、武漢等地,都有自發組織發起聯署簽名活動,上書中央,要求糾正一九七八年中央的決定,平反反右運動政治大冤案,要求補償政治、精神、物質損失,撥亂反正,平反右派。在城市,當年被劃成右派的知識界、社會政界、學術、文化、新聞界人士及其家屬都有加入聲援。自去年六中全會以來,“上書”已有三千三百多份,形成了新的上書潮。
據新華社“內參”報道:在上書中,大部分被劃爲右派分子的人士,都要求糾正反右運動的結論,平反當年政治、組織上結論;有少部分的家屬、親屬要求物質上的賠償,還開列了清單,有的高達一千多萬元。

錢偉長、吳階平、丁石孫等知名人士上書

去年六中全會前夕,錢偉長、丁石孫、吳階平、孫起孟、董寅初等知名人士上書,要求糾正對反右運動的政治結論,對錯誤被劃爲右派分子的健在人士,對因家庭父母親屬被劃爲右派分子而在政治上、精神上、工作上等受到牽連的人士及其親屬,作出必要的政治上、物質上的補償。

胡啓立再度上書

面對強大的政治壓力(江澤民曾以“目的是要借勢推倒共產黨領導”進行政治恐嚇),胡啓立再次上書,提出以下四點:(一)目前政治大氣候、國內政治環境相對穩定,有條件就五七年反右運動性質作出糾正;(二)當年被劃爲右派分子,或右派範疇人士還有部分健在,在過去時期也爲國家事業作出不同貢獻,如能糾正,對建設和諧社會是積極的;(三)如本屆中央政治局能作出糾正決定,並不影響一九七八年黨中央根據當時政治環境作出的決定,是體現黨中央求真務務實科學精神,也是自信,有不斷自我革命膽識的體現;(四)如從當年歷史來回顧,復核被劃爲右派分子或右派範疇的,基本上都是在公開場合向黨、政府、向黨組織或黨政領導提出批評、建議,有的非公開但通過正常程序提出批評、建議,按理應受到當時憲法、黨紀的保證。

上書潮對胡溫的挑戰

反右運動,是五十年前毛澤東親自發動和領導的,也是毛澤東親手製造的暴政、冤案。今天否定反右運動,平反右派,也就意味著重新評毛的開始。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親自爲反右運動定性爲正確的,只是擴大化了;今天,如果糾正這一錯誤的政治結論,也就意味著對鄧小平理論的質疑,何況鄧小平還犯有其他歷史性的政治錯誤。

今天對胡溫和十六屆中央政治局,標榜的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胡啓立的要求平反右派,是向胡溫發起的挑戰,考驗胡溫的政治膽識,敢不敢重評毛澤東,敢不敢清算並放棄鄧小平的政治錯誤,從而大膽、果斷地推動政治體制改革?

胡溫對元老、胡啓立的要求說不

胡溫面對胡啓立的挑戰,已正式表態說“不”了。三月初,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了《關於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下達到省部一級黨委、組織部門、政法部門。

該文件有以下六點意見:(一)有關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的政治、組織結論,中央經研究、決定,現階段不會再作新的評價,不會再作討論,維持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七日黨中央批發《關於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決定的實施方案》的決定;(二)有關當年被劃成右派分子受到錯誤打擊,本人及親屬受到政治上、組織上、工作上、學習上的影響和損害,有關部門、單位應予妥善解決、安排,不要把問題上交;(三)有關當年被劃成右派分子的本人和親屬,如提出經濟、生活等方面要求的,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助或作慰問,如提出不合理要求,政府部門難以接受的,要做工作,避免事件擴大化。(四)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單位舉辦有關反右運動公開性活動,發表、出版有關反右運動書刊等,由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按規定處理;(五)有關“上書”訴求、要求等,要以堅持 “向前看”、“以人爲本”做好工作,清除、減少矛盾,堅持以建設和諧社會爲原則;(六)現階段進入關鍵的、政治複雜的時期,要警惕、防止國內、國際敵對勢力借事件來製造政局混亂,社會動盪。

據知,這份文件是“兩會”前夕,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曾就黨內、社會上上書要求徹底推倒、否定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方向正確性、合法性而進行討論後做出的決定。當然,也是針對胡啓立上書的答復。

胡溫拒徹底平反右派說明什麽

三月初,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的《關於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文件,意味著什麽?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運動是毛澤東犯的嚴重錯誤,但中共至今仍維持它的正確性,說明現今的胡溫政權不可能重新評毛;至今對鄧小平堅持反右運動的正確性的錯誤政治結論不進行糾正,說明對鄧小平的五大歷史性錯誤都不可能推翻、放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300黨政軍老人杯葛曾慶紅茶會
政治局常委五出三進
吳邦國指示防「兩會」偏方向
鄧小平退休後檔案公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