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4/6蒞臨台灣 同文同種同根源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台北報導)風靡美、歐、亞、大洋洲二十幾個城市,所到之處掀起一股景仰中華文化風潮的神韻藝術團,即將於本週末(4月7日)在台灣展開公演,這將是神韻藝術團全球巡迴演出的地區裡,唯一使用中文,同屬炎黃子孫,保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地區。

根據文獻記載,台灣在明代已出現漢族移民。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台灣開始湧入閩粵移民,並以台南為中心逐漸擴大發展。清朝統治台灣期間,儒家思想藉著書院教育的形式得到傳承與發揚。書院在清末日據時期走入了歷史,台灣後來怎麼成了中華文化的重要保存地?

是中國大陸在1966年5月爆發了「文化大革命」,同年8月,正式全面啟動。敗退到台灣的蔣介石批評「『文化大革命』自絕於五千年歷史文化」,是在摧毀中華文化,並說大陸暗無天日,宛若人間地獄:「隔水西望,滿目瘡痍。」從而引發了在台灣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9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01週年,國民黨當局在台北陽明山的中山樓舉行紀念活動,蔣介石出席宣讀紀念文,論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關係。文中提及,國民黨所處的台灣為「匯集我中華文物精華唯一之寶庫,又為發展我中華民族文化使民富且壽之示範也!」

與會者孫科、王雲五、孔德成、陳立夫等1500人聯名寫信給行政院,建議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並定每年的11月12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同年12月,國民黨九屆四中全會通過該運動的推行方案。1967年8月,在台灣與海外正式推行至今。


中正紀念堂的大廳,在銅像背後的大字是「倫理、民主、科學」(攝影:伊羅遜/大紀元)

中華文化福澤台灣的功臣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從「發揚倫理道德,培養法治觀念,促進生產建設」三個層面展開工作。倫理道德建設為中華文化運動的重頭戰,該運動在整理古籍與注釋、闡述與發揚古代科學卓有成就,曾經受到蔣介石的表揚。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從1967年開展至今近40年,雖然名稱與宗旨發生流變,但其重視倫理教育卻始終未變,至今仍每年頒發全國孝行獎。

在北京聯合大學擔任台灣研究院講師的歷史學博士宋淑玉表示:「無可諱言,中華文化得以保存並在台灣生根發芽,其中一部分要歸功於蔣介石所倡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6年6月)

她認為該運動還有以下兩點積極的意義:(一)強調以恢復中華固有文化為口號,進一步清除了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二)文化復興運動前期(蔣家父子時代)正值台灣經濟迅速成長,也是社會處於激烈轉型,台灣在這時期卻是相對穩定的。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李厚剛與副教授洪明則以數字來說明,那段時期台灣的經濟成長與社會穩定:1966~1970、1971~1975、1976~1980三階段台灣年平均經濟增長率分別為9.2%、7.8%、10.0%。至199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達8,050美元。

台灣的年犯罪率在推行該運動前(1954~1963年)為0.396%,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初期(1964~1973年)降為0.292%,1974~1983年又降為0.280%。


這張照片是兩張圖的合成,左邊是蔣介石出席台北孔廟祭孔大典與表演傳統八佾舞的學童合影,右邊是一所高中的孔孟學說論文比賽得獎佈告欄。(圖片來源:秦風的老照片博客)

蔣介石:文化復興要能創新應變

推動教育發展作為文化的基礎,教育始終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實踐的重要部分。根據李、洪的研究,1968年,台灣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極大的促進了台灣教育的發展:1967年台灣初中就學率僅為62.69%,1980年已達96.78%。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非常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整理、研究、創新、宣揚,李厚剛與洪明認為,這是實踐成功的一方面。蔣介石說:「文化復興運動既不是文化復古運動,那麼,我們就要不僅能夠守經如常,還要能夠創新應變。」

1972~1989年,「文化復興委員會」學術研究出版促進委員會編輯出版了《尚書》《禮記》《論語》等35種古籍的今注今譯,並主編出版《中華文化概述》《中國歷代思想家》《中國史學論文選集》《中華文化叢書》等。

一位年過耳順、署名「湘社院」發表〈寶島八日──感受台灣的中華文化〉一文,提到有天晚上無事,去逛了酒店附近的一家書店。

「令我訝異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史記》《漢書》《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中華經典文化著作應有盡有,翻閱這些書籍的讀者也不乏年輕人。我聽其中一位大學生模樣的小夥子說,台灣大、中、小學的教材都有相當份量的中華經典文化內容。」


據聞大陸官方與台方協商,不可對大陸觀光團開放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攝影:伊羅遜/大紀元)

不識正體字無法完全閱讀中國古籍

台灣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承傳了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與文字。曾經身為美國外交官夫人的作家韓秀在大紀元採訪時,提到了文字在承傳文化上的重要。

她認為,世界四大人類文明只有華夏文明沒有斷裂,但是目前已經出現斷裂,因為有很多很多人不識字,他們使用的不是中國字,不能完全閱讀中國古籍,就像今天的希臘人多半不能讀古希臘文,對於他們來講這是巨大的傷痛。

1956年大陸推行簡化字,韓秀說她外祖母就講:「簡化字有個很大的敗壞作用,可以稱是欺世滅祖的行為,將來的中國人不認識中國字。」那時候韓秀就知道,「繁體字」之說是錯誤的,中國傳統的字本來就是這樣,何「繁」之有。

「但是當初倡導簡化字的毛澤東反而很少寫簡化字,倒是寫正體字的多。毛澤東讀的是線裝書,它要愚弄的是這十億人。紅衛兵造反燒掉這麼多線裝書,但毛澤東在中南海線裝書還多著呢,它自己要看的,但是不要別人看。想想看,它們製造出來的這個文化斷裂,將來不知道要多少代才能恢復!」韓秀感慨嘆道。


韓秀於2005年2月訪台時,接受大紀元記者兩小時專訪,有部分訪談是《九評共產黨》的閱後心得。她在抵台的頭兩天,有空檔就看這本有「九顆原子彈」之稱的奇書。(攝影:岳芸/大紀元)

以蒐集家譜看台海兩岸差異

資深媒體人李勇以「家譜」一例說明兩岸的顯著差距:「台灣在蔣氏父子統治下,既曾有文化復興運動,也曾經鼓勵『讀經』風氣,五十幾年來,國府在台灣不但提倡倫理道德教育,也美化中國傳統風俗習慣,使得台灣不但經濟起飛,而且社會祥和,台灣人過著富裕而有人情味的生活。」

李勇表示在多年前,台海兩岸民間交流,在台北舉辦「家譜」聯展,二千三百萬人的台灣從民間蒐集到大批「家譜」,其中有不少數量是保存千年之久的版本。而有十三億人的大陸只找到幾本數百年的家譜,因已毀於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當時找到幾本歷史不太悠久的家譜,還是從偏遠地區的鄉間找到的孤本。

今年六月將獲哈佛博士學位,曾經到過台灣的王丹對當地的觀感是:「台灣人比較純樸、善良,毫無心機,這種人性溫暖是我們大陸人感覺相當明顯而台灣人自己感受不到的。不知這是否跟孔孟思想有關係?當然和傳統的一些固有的教育有關,這些東西大陸在文化大革命之後就蕩然無存了。」


即將消失的中正紀念堂(攝影:伊羅遜/大紀元)

大陸來台人士的「文化震撼」

從中國遼寧來台灣定居兩年的46歲趙華,一次在台中逛街時,不小心碰倒了攤販,以她的大陸經驗,少不了要挨老闆罵一頓,甚至要你賠償都有可能,儘管東西並沒有損壞。她以這樣的心情要去面對剛才的疏忽。

孰料,她一抬起頭來,發現老闆卻是一臉笑意,問她有沒有把手弄髒了,要不要到旁邊的水槽去洗洗手,她說那一刻真是感慨萬千:「共產黨把中國老百姓整的連最基本的人性都沒了。」

再過兩天,神韻藝術團4月5日在新西蘭奧克蘭表演結束,即將飛往台灣展開五大城市15場的巡迴演出。神韻藝術團演員們來到這個「比中國更像中國」的地區,會有什麼樣的觀感與體會;深受中華傳統文化薰陶的台灣,對於闡示人類正統文化與神傳文化的演出會有什麼樣的反饋與心得,大家正拭目以待。


神韻藝術團將至台灣五大城市演出的地理位置圖(圖片來源:攜程旅行網)

◎神韻藝術團在台灣五大城市15場演出一覽表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4/1

4/2

4/3

4/4

4/5
新西蘭
2:00~4:00
7:30~9:30
4/6

4/7
台北社教
7:30~9:30

4/8
台北社教
2:00~4:00
7:30~9:30
4/9
台南
7:30~9:30

4/10
台南
7:30~9:30

4/11
台中
7:30~9:30

4/12
台中
7:30~9:30

4/13
台中
7:30~9:30

4/14
高雄
7:30~9:30

4/15
高雄
2:00~4:00

4/16
台北世貿
7:30~9:30

4/17
台北世貿
2:00~4:00
7:30~9:30
4/18

4/19

4/20
嘉義
7:30~9:30

4/21
嘉義
7:30~9:30

注:以上時間均為p.m.。製表:岳芸/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神韻藝術團台灣雲林掀熱潮
前台灣台中市長林柏榕:神韻締造了奇蹟
為攪神韻演出 中共干預新西蘭內政
奧克蘭韓文報紙介紹神韻藝術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