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媒體人紐約新大學共說移民主題

【大紀元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衛君宇紐約報導)5月24日晚,原本是旨在如何消弭主流媒體和少數族裔媒體之報導差異、以「同樣的新聞,不同的視角」為題的研討會,因近日新移民法案的熱度,而將焦點轉了過來。在WNYC電台名脫口秀主持人布萊恩‧萊勒(Brian Lehrer)的主持下,來自包括紐約時報、紐約大學等處的十位資深媒體人,共同於新大學(New School)探討正在國會激辯的移民法案對1200萬美國移民的影響。

  「此法案將會對人們產生深遠的影響」,紐約最大的西班牙語日報(El Diario)的執行社長阿爾伯特‧沃爾沃裡亞斯(Alberto Vourvoulias)說。他說許多移民由於無合法證件,從而或無法享受醫療保健,或不敢在學校為孩子的權益而站出來說話,加上主流社會中對非法移民「妖魔化的傾向」,使這些人生活不易。他認為新法案的通過可望改善這些問題。

  紐約大學法學院移動人口政策研究所所長齊思迪(Muzaffar Chisti)認為新移民法案是無論對移民們還是決策者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該法案幾乎涵蓋了所有背景的人群,應該是經年以來對現有無合法身份「最好的方案」。但對將來的移民,卻未必有利。

  齊思迪和紐約時報記者朱莉雅‧普雷斯頓(Julia Preston)說他們都是今天才看到法案厚達632頁的的全文。齊思迪提到了新法案中對將來非法入境的嚴厲懲罰﹕初犯會遭受6個月監禁,再犯會被監禁兩年。如果身份非法後多逗留一天,被發現後10年內不准再次入境。

  他們也都提到﹐對於此法案的民調測驗表明﹐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都是支持者佔多數。朱莉雅以“移民法案條款贏得廣泛民意支持”為題在25日的紐約時報撰文﹐頭條報導參議院休會前出爐的這一法案。

  朱莉雅說此法案中重要一項條款﹐可能將1200萬非法移民送上合法化之路。齊思迪說一直進行的修補條款中﹐提到關於無身份者在身份轉為合法之前﹐須先繳納數量不等的罰金﹐而且需要自己支付﹐對此他表示對很多家庭也是個頭疼的問題。主持人萊勒則調侃著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個人繳納10﹐000美金罰金﹐那麼1200萬移民合法化後﹐正好可以填補美國1200億美金的財政赤字”。


家住曼哈頓上東區﹑任職於德勤全球公司(Deloitte & Touche LLP)的一位印度裔女士(立者)﹐面對紐約大學法學院移動人口政策研究所所長齊思迪(Muzaffar Chisti)(左一)﹑紐約時報記者朱莉雅‧普雷斯頓(Julia Preston)(左二)﹑記者兼評論家列昂.懷特(Leon Wynter)(左三)表達她對移民問題的看法(攝影﹕衛君宇/大紀元)

  沃裡亞斯提到了新法案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將幾十年來以家庭為優先的態度,轉而以經濟發展優先,也就是說更注重吸收技術熟練的、受過良好教育的新移民,而未必以家庭成員團聚為重要考量。若法案終獲通過,這一點對重傳統與家庭價值的亞裔,確為一難以接受的現實。

  討論會不時也回到原定主題。WCBS電視二臺的華裔記者張提華這些年一直在報導犯罪案件,說到偏見,他舉例說當記者們風聞罪案趕到現場時,若他們發現犯案者若非西裔或黑人,有時扭頭就走。他也提到了目前的一個趨勢,就是主流媒體的發展在縮水,而少數族裔媒體反呈繁榮景象。WNYC記者愛琳‧裡瓦勒(Eliane Rivera)曾就職於華盛頓郵報和時代週刊,她將主流媒體稱作是「大公司(Corporated))媒體」,稱其因受到廣告金主—大公司的影響,常常將少數族裔社區發生的事件孤立化或邊緣化。

  兩個小時的討論,將於25日(週五)上午10時至12時在WNYC(93.9FM)電臺全程播出。當主持人萊勒最後問齊思迪對新法案在國會通過的展望時,齊思迪表示﹕「在參議院通過應不成問題,但到了眾議院,事情會變得非常複雜,很可能無法通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艾利斯島移民獎」隆重頒獎
【熱點互動】移民法案再起風波(一)
民族大融爐 美國少數族裔人口突破一億
【熱點互動】移民法案再起風波(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